虚堂平拓十弓地,置酒同看汉京戏。
两行八烛人臂粗,左右分照红𣰽毹。
沈沈月上夜将半,花影先撩酒光乱。
有夫绣帽短后衣,有妇梳鬟䰀鬌低。
睇交口骈作清啸,若哀𤠔语饥儿啼。
鸾蹲凤举相搏撠,怒风西来倒墙壁。
倒地非壁还疑云,扫出芙蓉万灯碧。
就中一灯如大罂,火轮旋舞香孩婴。
婴孩七岁刀百觔,以手弄之鸿毛轻。
刀光为虹绕灯白,虹芒逼树千叶零。
叶声四飒秋雨声,座有醉者神皆醒。
刀光忽离灯忽合,金翠浮图千仞立。
婴孩飞落浮图巅,趋向筵前向人揖。
与酒一杯蒲伏受,妇也趑趄夺杯走。
掷杯杯在空中停,不溢涓滴杯能平。
夫也睢盱睨杯叱,叱杯杯在空中行。
眼色朦胧月一晃,空杯仍落婴孩掌。
鬨堂拍手都叹奇,值得缠头百金赏。
五陵侠少邯郸倡,缘竿走索真滥觞。

《观石氏夫妇演技》

注释:

  1. 虚堂平拓十弓地,置酒同看汉京戏。 - 虚堂是指空旷的大厅,平拓指平坦展开,十弓地可能意味着宽广的面积或空间。置酒表示准备饮酒庆祝。汉京戏指汉代的京剧,一种戏曲形式。
  2. 两行八烛人臂粗,左右分照红𣰽毹。 - 两行八烛指的是舞台两侧有八个灯笼照明,人臂粗可能是形容灯光照得非常明亮。红𣰽毹(shū)是红色的地毯或布料,这里可能用来比喻舞台。
  3. 沈沈月上夜将半,花影先撩酒光乱。 - 沈沈表示深沉的样子,月上夜将半说明夜晚将近一半。花影指舞台上的花朵的影子,撩动酒光乱形容影子随着灯光舞动而使光线变得混乱。
  4. 有夫绣帽短后衣,有妇梳鬟䰀鬌低。 - 有夫指的是男子,绣帽短后衣可能是形容他们的装束或动作。有妇梳鬟䰀鬌低则形容女子打扮和姿势,可能是指她们的头发盘成髻,并且很低。
  5. 睇交口骈作清啸,若哀𤠔语饥儿啼。 - 睇交口骈作清啸形容男女双方相互凝视发出的声音,像是在轻声细语交谈。若哀𤠔语饥儿啼则是形容这种声音听起来像是一个饥饿的孩子在哭泣。
  6. 鸾蹲凤举相搏撠,怒风西来倒墙壁。 - 鸾蹲凤举相搏撠可能是形容男女之间激烈的动作,鸾和凤都是古代传说中的祥瑞之鸟,这里可能是指他们的动作像鸾、凤那样高贵而有力量。怒风西来倒墙壁则形容突然刮起的大风把墙壁都吹倒了。
  7. 倒地非壁还疑云,扫出芙蓉万灯碧。 - 倒地非壁还疑云可能是形容他们摔倒时的姿态像云彩一般飘逸。扫出芙蓉万灯碧则形容周围的景象被他们的动作所带动,仿佛是盛开的荷花照亮了四周。
  8. 就中一灯如大罂,火轮旋舞香孩婴。 - 就中一灯如大罂可能是指其中一个灯泡形状像一个大碗,火轮旋舞形容灯光旋转的样子,香孩婴则形容小孩们被灯光吸引过来,如同被香气所吸引。
  9. 婴孩七岁刀百觔,以手弄之鸿毛轻。 - 婴孩七岁刀百觔可能是指这个小孩只有七岁,却能轻松地拿起一百斤重的刀子。以手弄之鸿毛轻形容他用手操纵这把大刀,动作轻盈自如。
  10. 刀光为虹绕灯白,虹芒逼树千叶零。 - 刀光为虹绕灯白形容刀刃反射出的光线如同彩虹般美丽,虹芒逼树千叶零则形容光线强烈,以至于连树叶都被照射得弯曲变形。
  11. 叶声四飒秋雨声,座有醉者神皆醒。 - 叶声四飒秋雨声形容周围环境被风吹动树叶发出的声音,与秋天的雨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座有醉者神皆醒则形容在座的人都因为这美妙的场景而感到精神振奋,仿佛重新找回了活力。
  12. 刀光忽离灯忽合,金翠浮图千仞立。 - 刀光忽离灯忽合形容刀刃与灯光的配合非常巧妙,时而分开时而重合,形成一幅动态的画面。金翠浮图千仞立则形容这些图案如同一座座金光闪闪的山峰直插云霄,令人惊叹不已。
  13. 婴孩飞落浮图巅,趋向筵前向人揖。 - 婴孩飞落浮图巅形容小孩从高处跌落到佛像顶上的情景,给人一种惊险刺激的感觉。趋向筵前向人揖则形容小孩回到宴席前向人们鞠躬致意。
  14. 与酒一杯蒲伏受,妇也趑趄夺杯走。 - 与酒一杯蒲伏受形容小孩接过酒杯表示感谢,态度谦卑恭敬。妇也趑趄夺杯走则形容妇女迟疑不决地尝试夺走酒杯,但却最终没有成功。
  15. 掷杯杯在空中停,不溢涓滴杯能平。 - 掷杯杯在空中停形容酒杯在空中静止不动,没有任何液体渗漏出来。不溢涓滴杯能平则形容酒杯虽然静止但却没有溢出任何液体,依然保持着平稳的状态。
  16. 夫也睢盱睨杯叱,叱杯杯在空中行。 - 夫也睢盱睨杯叱形容男人紧盯着酒杯,用眼神示意要喝酒,但却又喝不到。叱杯杯在空中行则形容男人试图让酒杯移动起来,但却徒劳无功,酒杯仍然静止在空中。
  17. 眼色朦胧月一晃,空杯仍落婴孩掌。 - 眼色朦胧月一晃形容男人的眼睛因为专注而显得模糊,好像在看着月光一样。空杯仍落婴孩掌则形容即使男人想要阻止,但酒杯最终还是回到了小孩的手中。
  18. 鬨堂拍手都叹奇,值得缠头百金赏。 - 鬨堂拍手都叹奇形容宴会的气氛热烈,大家都对这一幕感到惊叹不已。值得缠头百金赏则表示这样的表演值得丰厚的赏金作为酬谢。
  19. 五陵侠少邯郸倡,缘竿走索真滥觞。 - 五陵侠少邯郸倡形容五位来自五陵地区的侠客中的一位擅长模仿古代邯郸倡优的技艺。缘竿走索真滥觞则表示这样的技艺真是源于古老的传统,具有悠久的历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