纡河络江脊,浅口合涨沙。
群舟夕趋泊,人水声交哗。
凭舷致遐眄,清景良足夸。
海风动残照,云势因之斜。
明媚出遥岫,翠薄晚有华。
空青忽南荡,回帆争去鸦。
极目限荆楚,水尽天为涯。
孤吟浩谁答,黄鹤亦已遐。
东飙待明发,迅逐灵源槎。
【注】
- 纡河:纡曲的河流。
- 合涨沙:涨水时的沙滩。
- 夕趋泊:傍晚时船只聚集在一起。趋,通“聚”。
- 凭舷:倚在船边。遐眄(miǎn):远望。
- 清景良足夸:清丽的景色真值得夸赞。
- 海风动残照:海上的晚风吹动着夕阳的余晖。
- 云势因之斜:云彩因海风而倾斜。
- 翠薄:青翠的云霞。
- 空青:即青色。
- 南荡:向南方漂流。
- 回帆争去鸦:逆风而行的船帆争相飞去。去鸦,指乌鸦。
- 极目限荆楚:眼望天边直到极远的地方。限,尽。
- 黄鹤亦已遐:黄鹤也早已飞走了。黄鹤,传说中的神鸟,这里借指诗人自己。
- 东飙(biāo)待明发:东风正在等待明天刮起。飙是疾风的意思。
【译文】
弯曲的河流环绕着江岸,浅口的沙滩与涨潮相合。一群船只傍晚时分聚集在一起,人们在水中发出的声音互相交错。靠着船舷遥望远方,那美好的景色真值得夸赞。海风吹动夕阳的余晖,云彩因此倾斜。明媚的色彩出现在遥远的山峰上,翠绿色的云彩在黄昏时显得更加鲜艳。天空中的青白色忽然向南飘荡,帆船争相驶去,乌鸦在船尾飞去。极目远眺,直到天边直至楚国。我孤独地吟唱,没有人能回答我。黄鹤也已经飞去了。东风正在等待明天刮起,迅速追逐灵源岛的木筏。
【赏析】
这首诗写在京口停船夜宿时所见景色及所感情怀。全诗四联,第一联写江边夜景;第二联写江面景象,写停船后所见之景,有动静结合之美;第三联写舟中所见景色;第四联则写舟外之远景,抒发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首联“纡河络江脊,浅口合涨沙。”写出京口江边的自然风光,“纡”字形象地描绘出河流曲折蜿蜒的特点,“络”、“合”二字用得贴切自然,生动地表现了江水纵横交错、江河湖泊相互连接的特点。颔联“群舟夕趋泊,人水声交哗。”描写了停船后的场面,“夕趋泊”,说明时间已是晚上,“人水声交哗”则形象地描述了江面上人声喧哗的景象。颈联“凭舷致遐眄,清景良足夸。”则是作者凭窗远望,看到美丽的景色便不禁赞叹,“致遐眄”一词更是将作者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尾联“海风动残照,云势随之斜”则是写江面上的景象,“动”“随”二字用得极为贴切自然,生动地表现了江面的动态美。
最后两联“明媚出遥岫,翠薄晚有华”和“空青忽南荡,回帆争去鸦”,则是对江面的远景进行了描绘,其中“翠薄”和“空青”都是形容江面上的云雾色彩,而“翠薄晚有华”则是说云雾在黄昏时呈现出来的颜色更为艳丽,而“回帆争去鸦”则是描写帆船争相行驶的画面。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展现了江水的壮美和诗人对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