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不能饱侏儒之腹兮,剑不能断佞臣之头。
六经糟粕满故纸,依违终世宁无羞?
高台万仞兮置杯酒,平睨天门俯星斗。
向来车马飘为尘,变幻鱼龙亦何有?
大川东下兮西日徂,草木黄落兮千山枯。
乱云漠漠闭鸿雁,悲风飒飒摧蒲菰。
使我独立兮心踌躇。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作品,名为《拟古》,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下面逐句解读:

悲来行(节一)

  • 译文:痛苦地来到这个世界。
  • 注释:“悲”字在古代汉语中,除了表达悲伤、悲哀的情感外,还有“悲痛”、“悲悼”、“悲伤”之意。“来”在这里有到达、出现的意思。整句诗可以理解为作者对于人生、世事的感慨和悲痛之情的流露。
  • 赏析:诗人通过“悲来行”这一开头,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现实的不满,同时也透露出他内心的痛苦和挣扎。这一句诗为全诗奠定了基调,也为接下来的诗句做了铺垫。

粟不能饱侏儒之腹兮,剑不能断佞臣之头。(节二)

  • 译文:连饭都吃不饱,连宝剑都无法砍断那些谗佞之人的脑袋。
  • 注释:“粟”指的是粮食;“侏儒”指的是身材矮小的人;“佞臣”则是指那些善于阿谀奉承、陷害忠良的奸佞小人。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些人的痛恨和讽刺。
  • 赏析:诗人通过比喻和夸张的手法,生动描绘了佞臣们的丑恶形象,同时也表达了他对那些只知阿谀奉承、陷害忠良的小人的强烈反感。

六经糟粕满故纸,依违终世宁无羞?(节三)

  • 译文:六经的糟粕充斥着故纸,一辈子都在犹豫徘徊,难道不觉得羞耻吗?
  • 注释:“六经”指的是《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部儒家经典著作。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些经典著作的批判和否定。
  • 赏析:诗人通过对比六经的精华与糟粕,表达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质疑,同时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社会的失望和不满。

高台万仞兮置杯酒,平睨天门俯星斗。(节四)

  • 译文:高高在上的宫殿里放着美酒,我俯视着天门,仰望着星辰。
  • 注释:“万仞”指的是极高的地方,形容宫殿的高耸入云;“觞”是酒杯;“平睨”则是平视的意思;“天门”指天空;“星斗”则是星星和月亮。这里表达了诗人对权贵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的向往。
  • 赏析:诗人以高台、美酒和星辰为意象,展现了他对权力和自由的向往,同时也揭示了他内心的矛盾和纠结。

向来车马飘为尘,变幻鱼龙亦何有?(节五)

  • 译文:过去那些车马现在都成了尘埃,变化莫测的鱼龙又有何意义呢?
  • 注释:“向来”指的是从前;“车马”指的是过去的交通工具;“飘为尘”是指化为尘土,比喻世事如梦;“变幻”是指变化不定;“鱼龙”则是古人所说的吉祥之物。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无常的感慨和对于变化莫测的无奈。
  • 赏析:诗人以车马和鱼龙为意象,展现了他对世事变迁的感叹和无奈,同时也揭示了他对于生命意义的追问。

大川东下兮西日徂(cú),草木黄落兮千山枯。(节六)

  • 译文:大河向东流去,太阳向西坠落,草木枯黄,山峦荒芜。
  • 注释:“大川”指的是长江;“东下”是指向东流去;“西日徂”是指太阳向西坠落;“黄落”是指草木枯黄;“千山枯”则形容山峦荒芜。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赏析:诗人以大河、太阳和草木为意象,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揭示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乱云漠漠闭鸿雁,悲风飒飒摧蒲菰(guō)。使我独立兮心踌躇(chóu chú)。

  • 译文:纷乱的乌云密布,像关闭了鸿雁的通道,凄厉的悲风呼啸着,摧残着蒲草的叶子。让我独自站立在风雨中,心中充满了踌躇和不安。
  • 注释:这里的“鸿雁”指的是候鸟,因为迁徙而受到天气的影响;“蒲菰”是一种草本植物,因其生长环境恶劣而常被用来象征坚韧和不易屈服的精神。诗人以鸿雁和蒲菰为意象,展现了他的坚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 赏析:诗人以鸿雁和蒲菰为意象,表达了他对自然界的顽强精神的赞美,同时也揭示了他内心的坚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这首诗通过运用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深刻思考和独到见解,同时也体现了他的诗歌艺术风格的独特性和创新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