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可砺齿,白水可鉴心。
顾我尘箧中,惜无绿绮琴。
纵有绿绮琴,谁解琴中音?
抱石在寸心,与水同浮沉。
抱石谁知坚,量水谁知深?
子期不复樵,山木空阴阴。
诗句原文:白石可砺齿,白水可鉴心。
译文:
白色的石头可以用来磨利牙齿;清澈的水面可以映照出人的心境。
注释:
- 白石:指未经雕琢的原石,象征纯洁无瑕。
- 砺齿:磨牙,比喻磨练、提升自我。
- 白水:清澈的水面,常用以比喻纯净的心灵或心境。
- 鉴心:反映内心,比喻观察、洞察人的内心世界。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沈佺期的《杂诗三首》中的第三首。通过对比白石和白水的特性及其对心灵的磨砺和反映作用,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追求。在古代诗歌中,这样的主题常常被用来表达作者对美德和高尚情操的追求。
诗的前两句“白石可砺齿,白水可鉴心”运用了物象的象征意义,白石象征着质朴无华,而白水则代表着清澈明净,这两样自然物品都与人的品德有关,暗示了修身养性的重要性。后两句“顾我尘箧中,惜无绿绮琴”,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音乐的热爱以及现实中难以实现梦想的无奈。尽管他珍惜绿绮琴这样美妙的音乐工具,但却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得到它,从而引发了深深的感慨和失落。
这首诗不仅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的作品,也是一首富含哲学思考的诗作。通过对自然物的描绘和内心的抒发,反映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以及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这种通过自然景物来反映人的情感和思想的方式,是古典诗歌中常见的艺术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