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箸挑宿灰,竹炉试晨炭。
颗颗黄头焦,累累白石烂。
香气领纡郁,火候酌暄熯。
玉肤褪云绵,金丸脱星弹。
残年支拄过,山厨咄嗟办。
不羡东坡羹,且共邺侯饭。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山中烹饪食物的场景,通过对食物制作过程的详细描写,展现了一种简朴而温馨的生活氛围。下面是逐句翻译和注释:
第一句
煨芋:用火慢慢烤熟芋头。
铁箸挑宿灰:使用铁制的工具挑出隔夜的灰烬。
竹炉试晨炭:用竹子做的炊具来尝试早晨的木炭。
颗颗黄头焦:指烧焦的芋头表面呈黄色。
累累白石烂:形容烧焦后的食物外皮变得坚硬如石,内部则烂掉。
香气领纡郁:指散发出的香味浓郁且悠长。
火候酌暄熯:火候掌握得恰到好处,既不会过熟也不会未熟。
第二句
玉肤褪云绵:形容食物的表面像云朵一样松软有质感,颜色洁白如玉。
金丸脱星弹:指食物内部如同星星般晶莹剔透、色泽金黄。
残年支拄过:指自己年纪渐老,依靠这些食物来维持生计或身体需求。
山厨咄嗟办:形容烹饪过程简单迅速,不需过多时间。
不羡东坡羹:东坡指的是苏轼,不羡慕他那样豪华丰盛的菜肴,但表示自己也有满足于基本生活的方式。
且共邺侯饭:邺侯可能是某个历史人物,这里的“且共”表示暂且共享。
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述展示了作者在深山中的日常生活,从准备食材到烹饪过程,每一句都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诗句简洁而生动,通过对食物的细致描绘,传达了一种简朴而温馨的生活哲学。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即使身处简陋的环境中,也能体会到生活中的小确幸。整体上,这首诗不仅描绘了食物的烹饪过程,更体现了一种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