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山一塔卓云表,纡回七级盘丹梯。
自踵升顶势悬绝,金绳玉柱相攀跻。
浩然旷隔人间世,清气舒卷诸天低。
阊阖昼辟灼珠斗,长桥倒挂摇紫霓。
天平万仞忽在下,穹窿直与眉相齐。
江流吞吐湖荡沓,纷纷划碎青颇黎。
南溟北极森衿带,东越西楚但丸泥。
槃礴其上恣流眄,此身元气为因依。
生平积累满胸臆,与之倾泻无留贻。
搴衣高视幸绝俗,俯瞰还动艰险疑。
鸟犹敛翅不敢上,无翼安得纵横飞。
回悟平境得实践,力悼前猛生退思。
日光含海渐沈没,下方钟磬闻依微。

【注释】

虎山:指虎丘山。塔:指虎丘山上的云岩寺塔。卓(zhuó):高起的样子。纡回:曲折。盘丹梯:盘旋而上。踵升顶:脚跟向上,形容极陡。金绳玉柱:比喻佛法高深,不可测度。攀跻:攀援,登攀。浩然:浩大的样子。旷隔:隔绝、远离。阊阖(chānhé):天门。长桥:指长洲。紫霓:紫色的彩虹。万仞:极高的山峰。穹(qióng)窿:广大而高耸。青颇黎:青色的玻璃,这里借以形容水波。南溟:指南方大海。北极:指南方极北之地。衿带:衣襟,这里指腰带。东越西楚:泛指南方各地。丸泥:泥丸,即小石子,这里指江水中的泥沙。槃礴(pánbó):从容自得地行走。流眄:斜视。此身元气为因依:这身子是天地间的元气所依附的。倾泻:倒出。留贻:留下痕迹。搴(qiān)衣:撩起衣服,表示不拘礼俗。绝俗:超脱世俗。瞰(kàn):向下看。动艰险疑:心中产生疑虑。鸟犹敛翅不敢上,无翼安得纵横飞:鸟儿收敛翅膀,也不敢飞上天空。比喻没有能力或条件的人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回悟:返归悟到。平境:平静的境界。实践:实际行动。力悼(dǎo):尽力哀叹。前猛:指过去勇猛的行为。生退思:引起退想和深思。日光含海:太阳在海的上方渐渐落下。沈没:消失。下钟磬(qìng):听到下面敲钟击罄的声音。依微:隐隐约约。

【赏析】

这首咏虎丘山塔诗,诗人通过描绘虎丘寺塔的高耸入云和游人登临时的观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体悟。

虎山是一座有名的名胜古迹,虎山一塔矗立于山顶,高达七级,盘旋而上,直插云霄。诗人登上虎丘寺塔,只见“自踵升顶势悬绝,金绳玉柱相攀跻”,从脚下往上走,直上云端,仿佛有金色的绳索和玉石似的柱子在攀缘攀登。“浩然旷隔人间世”句,则描写了诗人置身云端,与世隔绝的感受。诗人站在虎丘寺塔之上,远望四周,只见“清气舒卷诸天低”,周围的空气似乎都变得清新起来,天空也显得更显宽广、更高远了。这种超凡脱俗的感觉使诗人产生了一种与世隔绝的感叹:“阊阖昼辟灼珠斗,长桥倒挂摇紫霓。”“阊阖”指传说中的天门,“灼珠斗”是说太阳的光芒照耀着天空中的星星,如同珠子般闪耀。“长桥倒挂”则是说长长的桥梁倒挂在天上。

诗中还写到了虎丘寺塔下的景色:在虎丘寺塔的下方,可以看到江水滚滚,湖水滔滔;湖面上漂浮着无数的小舟。这些景象与虎丘寺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加突出了虎丘寺塔的高耸入云和壮观。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虎丘寺塔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哲理的体悟。他认为,人生就像一座座山峰,需要不断地攀登和努力才能到达理想的境界。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才能够成为真正的强者和智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