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家七岁儿,弃置墟墓旁。
昨见好白晰,一夕肌肤黄。
乾号若蛩咽,血色围两眶。
伏地齧枯草,根劲牙不强。
野犬过频嗅,跳跃求其僵。
蠕蠕尔何活,早死还匪伤。
连村什佰户,迭岁遭疫荒。
东邻颇安饱,尚忧三日粮。
收鬻往犹易,自顾今不遑。
行人问乡里,南北指渺茫。
爷死弃厓谷,有娘非我娘。
昨从丐人去,流落知何方?
咄哉朱门儿,绣褓金辉煌。
得饵更索乳,娇泣怀中藏。
赤子何良诈,天壤分咎祥。
乱木郁昏惨,斜日风头抢。
雏乌抱枝泣,今夕多严霜。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所作的《野老歌》,描绘了一位弃置在荒野的七岁孤儿,以及他所处的悲惨生活。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谁家七岁儿,谁家七岁儿,是谁家的七岁孩子?(“谁家”二字,点出孤儿的身世之谜)

谁家七岁儿,弃置墟墓旁。昨天看见好白晰,一夕肌肤黄。(描述了孤儿被遗弃在荒废的墓地旁,皮肤发黄,暗示他营养不良和疾病的折磨)

乾号若蛩咽,血色围两眶。伏地啮枯草,根劲牙不强。(形容孤儿哀伤地哭泣,声音像秋虫呜咽,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无助)

野犬过频嗅,跳跃求其僵。(野狗不断地嗅探着孤儿,想要把他当作猎物来咬死)

蠕蠕尔何活,早死还匪伤。(感叹孤儿为何还活着,早早死去,却并不感到痛苦)

连村什佰户,迭岁遭疫荒。东邻颇安饱,尚忧三日粮。(孤儿所在的村庄遭受瘟疫的侵袭,许多家庭都遭受了饥荒)

收鬻往犹易,自顾今不遑。行人问乡里,南北指渺茫。(村民们忙于买卖,无暇顾及孤儿,而孤儿自己也迷失了方向)

爷死弃厓谷,有娘非我娘。(孤儿的父亲已经去世,他的母亲也早已不在人世)

昨从丐人去,流落知何方?(孤儿曾跟随乞丐们乞讨,不知道自己该去向何处)

咄哉朱门儿,绣褓金辉煌。(讽刺那些富贵人家的子女们穿着华丽的衣服,享受着荣华富贵的生活)

得饵更索乳,娇泣怀中藏。(那些贵族子弟们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奉献,只懂得娇生惯养)

赤子何良诈,天壤分咎祥。(感叹那些孩子们不懂得感恩回报,反而把责任推卸给苍天)

乱木郁昏惨,斜日风头抢。(描绘了荒芜的土地、凌乱的树木和凄凉的天空,象征着孤儿所处环境的危险与残酷)

今夕多严霜。(比喻孤儿如同受伤的雏鸟,抱着树枝哭泣,等待着严霜的到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