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如尧舜,不能千载寿。
安得世世子孙峨冠而博绶。
乌飞哑哑,荒城日斜,吾怜尔之无家。

注释:

杂拟汉人小诗十二章 其七

圣如尧舜,不能千载寿。

安得世世子孙峨冠而博绶。

乌飞哑哑,荒城日斜,吾怜尔之无家。

译文:

圣如尧舜,不能千载寿。

怎么能让世代的子孙都戴着高高的帽子,系着宽大的丝带呢?

鸟儿飞翔的声音哑哑地叫着,荒凉的城池在夕阳下显得那么凄凉,我真可怜你们没有家可归。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史之作,诗人通过对古人尧、舜的形象描写,抒发自己对历史兴衰更替的感慨和对人民生活艰难的同情之心。

首句“圣如尧舜”,诗人以尧、舜为比,表达了自己对历史上那些贤能君主的赞美之情。尧、舜都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圣贤帝王,他们治理国家有方,百姓安居乐业,被后人誉为圣君明主。诗人在这里用“圣如尧舜”来形容自己的志向,希望自己的人生也能像尧、舜一样贤明、伟大。

第二句“不能千载寿”,诗人通过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对自己人生短暂的哀叹。尧、舜这样的贤者虽然长寿,但诗人认为他们的人生并不能代表所有人的人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历程,都有自己的起伏沉浮。因此,诗人希望自己的生命能够长久,能够在这个世界上留下自己的足迹。

第三句“安得世世子孙峨冠而博绶”,诗人提出了自己的理想——希望自己的子孙能够有出息,能够继承自己的志向,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这里的“峨冠”指的是高官显贵,“博绶”指的是丰厚的封赏和荣耀。诗人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让自己的儿子们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尾句“乌飞哑哑,荒城日斜,吾怜尔之无家”,诗人以鸟的叫声和荒城的景色来表达自己对人民生活的关注和同情。这里的“哑哑”是对鸟叫声的描绘,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鸟儿孤独、无助的状态;而“日斜”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诗人看到这些景象,深感人民生活在战乱和动荡中的痛苦和无助,内心充满了怜悯之情。

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比尧、舜的长寿与自己的短暂,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和对人民生活的关心。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关注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