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青水渌荷为乡,高有翡翠低鸳鸯。
𣉞日不到春未央,美人停楫愁夜凉。
清露欲下兮胡不觞?

杂拟汉人小诗十二章 其三

天青水渌荷为乡,高有翡翠低鸳鸯。𣉞日不到春未央,美人停楫愁夜凉。清露欲下兮胡不觞?

注释与赏析

  • 天青水渌:指清澈的水面和天青色的天空。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色。
  • 荷为乡:荷花是故乡的象征。通过荷花的意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情厚意。
  • 高有翡翠低鸳鸯:形容荷叶上栖息着翠绿色的翡翠鸟和鸳鸯。这两句展现了自然生态的美态,增添了诗句的艺术美感。
  • 𣉞日不到:太阳落山,天色渐晚。描述了夕阳西下的美景,同时也暗喻时光易逝。
  • 春未央:春天还未结束。用“未央”一词,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
  • 美人停楫:美丽的女子停船靠岸。这里的“美人”象征着美丽而又孤独的女性形象。
  • 愁夜凉:因夜晚凉爽而感到寂寞或忧愁。通过“愁夜凉”这一描写,加深了诗句的情感色彩。
  • 清露欲下:清亮的露水即将滴落。这里既形容了露水的美丽,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期盼与哀愁。
  • 胡不觞:何不举杯畅饮。这句反问句表达了诗人面对美景而产生的一种无奈和渴望。

翻译与解析

在这首诗中,姚燮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他对故乡、自然以及人生情感的深刻感悟。诗中的每一行都是一幅画,每一个字都承载着情感和思想,共同构成了一幅宏大的意境画卷。

艺术特色

  1. 意象丰富:诗中运用了许多象征性的意象,如荷叶、翠鸟、鸳鸯等,这些意象不仅美化了诗歌的视觉美,还富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2. 语言优美:姚燮的语言清新脱俗,用词考究,既有古诗的典雅韵味,又有现代汉语的流畅性。
  3. 情感真挚:整首诗洋溢着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真挚感人。
  4. 结构严谨:诗的结构层次分明,前后呼应,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

创作背景

《杂拟汉人小诗十二章》是姚燮晚年的作品,反映了他晚年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感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此诗的创作背景与他的生平经历密切相关,反映了他晚年的心态变化和哲学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