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路无归感式微,却横江雾掩阳晞。
坐鞭穷户千牛瘦,走豢通侯五马肥。
操臼已忘新妇态,当锋谁解小郎围?
愿渠早悟浮萍命,莫作狂花历乱飞。
愤述六章,其一
中道无归感式微,却横江雾掩阳晞。 坐鞭穷户千牛瘦,走豢通侯五马肥。 操臼已忘新妇态,当锋谁解小郎围? 愿渠早悟浮萍命,莫作狂花历乱飞。
注释:
愤述六章:这是诗人抒发自己悲愤情绪的六首诗歌。
中道无归感式微,却横江雾掩阳晞:在人生的道路上没有归宿感,只能感慨着像微弱的光芒在雾气中被遮住一样。
坐鞭穷户千牛瘦,走豢通侯五马肥:坐在马车上鞭打那些贫穷人家的牛,让它们变得消瘦;骑马游历于贵族之间,享受着他们的厚待,使马匹变得健壮肥胖。
操臼已忘新妇态,当锋谁解小郎围?:操持家务做饭时已经忘记了新婚妻子的模样,面对着敌人的前锋,谁能解开那小小的包围圈呢?
愿渠早悟浮萍命,莫作狂花历乱飞:希望你能早早领悟到像浮萍一样的生命,不要像那些狂妄自大、随风飘荡的花一样,最终四处乱飞,无所适从。
赏析:
这是一首借物抒怀、寓意深刻的诗歌,诗人运用比喻、对比等手法,表达自己对人生道路和命运的感慨与思考。
诗人通过“中路无归感式微,却横江雾掩阳晞”两句,描绘了自己在人生道路上迷失方向、找不到归宿的困境。这里用“式微”来象征人生的无常和变幻,暗示着诗人内心的迷茫和无助。随后,“坐鞭穷户千牛瘦,走豢通侯五马肥”两句,诗人又通过对比自己的贫富差距,表达了自己对于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愤懑。他坐在马车上鞭打那些贫穷人家的牛,让它们变得消瘦;骑马游历于贵族之间,享受着他们的厚待,使马匹变得健壮肥胖。这两句诗不仅揭示了诗人自身的处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
“操臼已忘新妇态,当锋谁解小郎围?”两句,诗人通过自我反省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于名利场中的虚伪和功利主义的不屑一顾。他操持家务做饭时已经忘记了新婚妻子的模样,面对着敌人的前锋,谁能解开那小小的包围圈呢?这既是对自己的一种讽刺,也是对当时社会的一种批判。
“愿渠早悟浮萍命,莫作狂花历乱飞。”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希望人们能够尽早醒悟,不要做那些随风飘荡、毫无目标、毫无意义的事情。这里的“浮萍命”比喻那些没有固定目标、随波逐流的人,而“狂花历乱飞”则比喻那些狂妄自大、四处乱飞、无所适从的人。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道路和命运的独特看法和理解。
这首诗通过对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描绘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道路和命运的感慨与思考。同时,它也是一首寓教于乐、引人深思的优秀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