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南门折柳行,君胡七载滞燕京?
关河迢递催秋色,风雨苍茫入雁声。
未遇公卿延上座,枉拌潦倒博才名。
苕溪南北堪垂钓,知否桃花有落英。
【注释】
清霅草堂:即清霅山的草堂,在今浙江杭州市。
折柳行:送别时折取柳枝相赠的习俗。
君胡:你啊。
燕京:今北京。
关河:指秦岭、淮河以北地区,泛指中原一带。
苍茫:迷茫。
枉拌:枉自搅扰。
潦倒:失意。
苕溪:苕水支流,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西部。
落英:落花。
【赏析】
此为一首赠诗,是作者对友人陈凤孙的劝勉之作。前半首以送别为题,抒发了作者对朋友的关切与劝勉;后半首以咏物抒怀,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同情和鼓励。全诗语言平实质朴,情感真挚深沉,表达了一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态度。
首句“多少南门折柳行”,写诗人对友人离别时折柳赠别的习俗表示了关切之情。次句“君胡七载滞燕京?”则直率地提出疑问:你滞留于京城已七年了。三、四句“关河迢递催秋色,风雨苍茫入雁声。”写诗人对友人的关心之情溢于言表。这两句中“关河迢递”、“风雨苍茫”都是写景,而“催秋色”与“入雁声”则暗寓了诗人对友人远游思归的心情。五、六句“未遇公卿延上座,枉拌潦倒博才名。”“公卿”代指当权者,这里指皇帝或朝廷官员。“延上座”是说没有遇到赏识自己的人。《世说新语·排调》中有云:“魏武(曹操)尝欲见贾逵,城门卫执之,贾不从,左右呵之,遂执贾。逵字彦达,汉末至吴,仕孙权为大鸿胪。建安中为尚书仆射。后孙权称帝,贾逵官至御史大夫,封侯。贾逵有《释疑》。贾逵被囚执时,有人问他为什么不随大军出征,他说:“我自有分。”问何等分?贾说:“吾少学《左氏春秋》,将授《周易》。”于是便解衣受辞,卒得免脱。”贾逵虽为“公卿”所召,却不肯屈就,不愿“枉拌潦倒”,而要自己选择道路。所以这两句意思是说:你没有遇到赏识你的长官,因而只好屈就潦倒,追求名声。七、八句“苕溪南北堪垂钓,知否桃花有落英。”这两句是借用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的意境来劝勉友人,希望友人能像陶渊明那样远离尘嚣,退居田园,过着闲适的生活。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描写了一个人间仙境——桃花源,这个仙境位于晋太元中(公元373年)武陵渔人发现之前,人们并不知道它的存在。后来经过渔人多次打捞寻访,才发现了这个人间仙境。文中说:“先世避世南山,宜卧石室。……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陶渊明在这里描绘了一个理想的社会,人们生活在和谐美好的世界中,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诗人用这两句诗来勉励好友陈凤孙退隐山林,过一种悠闲自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