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髯一尺动虬丝,醉面桃花打柘枝。
寺里束装僧代仆,角边传饯妓行卮。
脱身几入乱军手,橐笔曾无畅饱时。
闻道飞蓬满歧路,春阳不照病驎姿。

【注释】苍髯一尺动虬丝:苍老的须发像一根粗大的绳子,随风飘荡。醉面桃花打柘枝:醉酒后的面颊泛红如桃花,挥舞着柘木制成的长竿击球玩耍。寺里束装僧代仆:寺庙中的和尚替我驾车。角边:指角门。传饯妓行卮:把酒壶递给歌妓们斟酒。脱身几入乱军手:多次脱身躲进乱军中。橐笔:笔袋,盛放文房四宝的包裹。曾无畅饱时:没有一次能够尽情饮酒或写作。春阳不照病麒麟:春天的阳光不能照射到有病的麒麟上。麒麟:神话中的四不像,即麋鹿、马、牛、羊四种动物的杂交体。比喻有才德而遭贬谪的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七言绝句,写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秋末。诗的前半部分写诗人的遭遇,后半部分借古喻今,表达了对国事的担忧。全诗意境高远,风格沉郁,用典贴切自然,富有情致。

【赏析】此诗意在表达诗人的遭遇和忧国之情。首联“苍髯一尺动虬丝,醉面桃花打柘枝”,以苍髯一尺比喻诗人年老体衰,又以醉颜桃花作比,描绘出诗人衰老之态与狂放不羁的性格。颔联“寺里束装僧代仆,角边传饯妓行卮”,则写诗人为躲避战乱而被迫投靠寺庙,在寺庙中受尽屈辱,连歌女都敢向他传杯递盏。颈联“脱身几入乱军手,橐笔曾无畅饱时”,写诗人几次想逃脱却屡屡被卷入战乱之中,连笔也常常无法畅快地挥写。尾联“闻道飞蓬满歧路,春阳不照病麒麟”,则是说听说到处都是蓬草,诗人就像那生病的麒麟一样,失去了昔日的光辉和地位。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悲凉之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