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谁刃馘月氏头,北固军台宴晚秋。
六代莺花弦拨怨,八屯戈马雨湔愁。
斜阳疏柳荒城旆,浅水芙蓉画渚鸥。
此意分明宵梦得,征帆无恙下瓜州。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一、第一句
释义:谁人用刀剑割下了月氏国的头颅?在北固山上,军队举行了宴席庆祝晚秋的到来。
译文:谁有力量斩下月氏王的脑袋?北固山上,士兵们举行宴会庆祝晚秋的到来。
关键词:月氏(古代少数民族)
二、第二句
释义:历史上六朝的繁华与美丽,如今只剩下弦上的哀怨。
译文:历史上六朝的繁华与美丽,现在只剩下弦上的哀怨。
关键词:六代(指六朝时期),弦上(音乐术语,指琴弦),哀怨
三、第三句
释义:八屯的士兵骑着战马,雨后洗去了他们心头的忧愁。
译文:八屯的士兵骑在战马上,雨后洗去了他们的心头的忧愁。
关键词:戈(古代兵器)、马(坐骑)、洗愁(洗去忧愁)
四、第四句
释义:斜阳透过稀疏的柳枝洒在荒城的旗帜上,浅水之中芙蓉花如同画中一样清晰。
译文:斜阳透过稀疏的柳枝映照在荒城的旗帜上,浅水中芙蓉花如画一般美丽。
关键词:斜阳(太阳光线倾斜照射)、疏柳(稀疏的柳树)、画渚鸥(在水中画出的鸥鸟图案)
五、第六句
释义:我清楚地知道这番景象,就像梦境般清晰,征帆没有受到损伤就安全抵达了瓜州。
译文:我知道这一切,就像梦境一样清晰,我的征帆没有受到损伤就安全抵达了瓜州。
关键词:宵梦得(夜晚做梦得到的消息或启示)、征帆(出征时的船帆)
六、最后一句
赏析:整首诗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厌恶以及对和平的向往。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也展现了其独特的审美观和对美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