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家水调绝琵琶,魏国屯军散碛沙。
地限不须论南北,民风渐已革浮华。
茶冈夜火谁传猎,瓜步春潮自送花。
六代云烟空变幻,孤城保卫极槎牙。
【注释】扬州:即今天的江苏省扬州市。隋家水调:指隋炀帝时的《水调歌》。琵琶曲名,后以“隋家水调”比喻音乐之美。魏国屯军、碛沙:指隋朝时在今宁夏中卫一带的边防屯田和戍边军队。地限:地域界限。民风:民俗民风。茶冈夜火:指唐末农民起义中的茶陵(今湖南株洲)农民起义军。猎:打猎。瓜步:今江苏六合县西南的瓜埠镇。春潮:指每年春天涨潮时江水涌起的景象。槎牙:形容山势险峻曲折。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任扬州通判期间所作。首联点明题旨,指出隋朝的音乐已失其传,而魏晋以来的民间乐曲却渐趋流行;颔联承上启下,指出扬州一带的风俗逐渐改变,不再追求浮华。颈联写扬州的人民生活习俗,茶冈夜火和瓜步春潮都是当地特有的民间风俗活动,作者对此十分欣赏。尾联则从宏观的角度来描写扬州城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全诗通过对扬州自然景色和文化传统的描绘,展现了一个美丽而富有生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