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烟浓柳护村扉,避浪浮萍聚岸矶。
原草何心争麦长,水禽不语出荷飞。
当风帆湿犹疑雨,入晚天暄渐减衣。
西北残云变霞彩,东南孤岭射微晖。

舟望

切烟浓柳护村扉,避浪浮萍聚岸矶。

原草何心争麦长,水禽不语出荷飞。

当风帆湿犹疑雨,入晚天暄渐减衣。

西北残云变霞彩,东南孤岭射微晖。

【注释】

  1. 切烟浓:指烟雾迷蒙的景象。
  2. 柳护村扉:村庄周围种满了柳树,像门一样护卫着村口。
  3. 避浪浮萍聚岸矶:躲避波浪的水面上漂浮着的浮萍聚集在岸边的岩石上。
  4. 原草何心争麦长:原野上的草无心去争夺麦子的成熟。
  5. 水禽不语出荷飞:水中的鸟儿静静地从荷花之间飞过,没有发出叫声。
  6. 当风帆湿犹疑雨:面对风浪时,船帆被雨水打湿了,仍然怀疑是否要下雨。
  7. 入晚天暄渐减衣:傍晚天气暖和了,渐渐觉得衣服可以减轻一些。
  8. 西北残云变霞彩:西边残留的云彩变成了美丽的晚霞。
  9. 东南孤岭射微晖:在东南方,孤立的山峰上夕阳的余晖照射着。
    【赏析】
    本词描绘的是一幅宁静而优美的乡村晚景,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到了乡村黄昏时分的宁静与和谐,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田园世界。全词语言清新自然,意象鲜明生动,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首句“切烟浓柳护村扉”,描绘出一幅烟雾迷蒙、柳树环绕村庄的画面,形象地勾勒出乡村的宁静与美丽。接着,诗人又用“避浪浮萍聚岸矶”来进一步渲染这种宁静的氛围,展现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

第二句“原草何心争麦长”,则巧妙地运用了拟人手法,将原野上的草木比作是无心去争夺麦子成熟的生命,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生命力的赞美和敬畏之情。第三句“水禽不语出荷飞”,则是通过描写水禽静静地从荷花之间飞过,没有发出声音,来展现乡村夜晚的静谧与安宁。

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诗人还不忘关注人物的情感体验。第四句“当风帆湿犹疑雨”,通过描述船帆被雨水打湿,依然怀疑是否会下雨的情景,传达出了一种对未知命运的忐忑和对大自然变幻莫测的感慨。第五句“入晚天暄渐减衣”,则是通过描绘天色转暖,让人感到衣物可以逐渐减轻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

最后两句“西北残云变霞彩,东南孤岭射微晖”,则是通过对西北方向残留的云彩变成美丽的晚霞,东南方孤岭上夕阳余晖的映照,展现了一幅绚丽多彩的晚霞图和孤岭上的微光,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生活的美好期待。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如梦似幻的美丽乡村之中,让人仿佛置身于那宁静而美好的田园景色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生命的活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