卅六沙堤控上游,戟营高敞镇边楼。
翩仙瓦妇能侦贼,矫捷吴儿解弄舟。
传说囚俘叶麻党,更无军犯萨摩洲。
时清未革羊山哨,善预春防示海筹。
乍浦杂诗八章其五
姚燮 清诗鉴赏
【赏析】
《乍浦杂诗八章》是清代诗人姚燮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乍浦地区的景象和生活。首章通过描述乍浦的地理环境,为读者展示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画面。而本诗“卅六沙堤控上游,戟营高敞镇边楼”一句,不仅刻画了地势险要的沙堤和雄伟的镇边高楼,更体现了古代军队对边疆防御的重视与严谨。
第二句“翩仙瓦妇能侦贼,矫捷吴儿解弄舟”中,“瓦妇”一词通常指代普通妇女,此处用以形容那些在边陲小镇生活的平凡百姓,他们虽身份微末,却能在关键时刻发挥出不可小觑的作用。而第三句则进一步描绘了这些普通百姓的智慧与勇敢,他们在危急时刻能够迅速作出反应,显示出民间的智慧和力量。
第四句中的“叶麻党”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些叛乱集团或民族势力,而“萨摩洲”则为一个具体的地理位置或区域。诗句通过这两个词,暗示了当时社会的政治斗争和边疆的紧张局势。第五句“时清未革羊山哨,善预春防示海筹”中的“羊山哨”是指位于乍浦一带的重要军事哨站,这里的“善预”意味着善于预防和准备,而“示海筹”则可能是指展示海防策略或计划的行为。这两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边防安全的关切和对于有效防御措施的赞赏。
整首诗通过对乍浦地区的自然景观、历史背景、人物形象以及政治事件的描写,展现了一幅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清朝时期乍浦地区的社会状况及其文化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