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庭微雨过,老藓绿都生。
茗熟烟犹冻,云低叶转明。
翻书徵宿义,理瑟遣孤情。
隔幕疏桐籁,泠然拂鸟声。
空庭
空庭微雨过,老藓绿都生。
茗熟烟犹冻,云低叶转明。
翻书徵宿义,理瑟遣孤情。
隔幕疏桐籁,泠然拂鸟声。
译文:
空旷的庭院中细雨刚刚停歇,老苔藓在湿润的环境中生长得更绿了。
茶水已经煮熟但蒸汽仍然凝而不散,云气低垂使得树叶更显明亮。
翻阅书籍以寻求古训,弹奏琴瑟来排解自己的孤独之情。
隔着帘幕聆听疏落竹影下的自然之声,清泠如水的鸟鸣声仿佛拂过了鸟儿的翅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深的空庭景色。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深刻的感受,将空庭中的自然元素巧妙地融入诗中,展现出一种宁静、淡泊、超脱的精神境界。
首句“空庭微雨过”,点明了空庭的背景——一场细微的春雨刚刚过去,为接下来的描写铺垫了氛围。接着,“老藓绿都生”一句,描绘了苔藓在雨后变得更加生机勃勃的景象,既体现了时间推移带来的变化,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感慨。
接下来的句子,“茗熟烟犹冻,云低叶转明”,则进一步展现了空庭中的景致。茶水已经煮熟,蒸汽缭绕却似乎凝固不散;低垂的云气使得树叶更加明亮。这里通过对比茶水与云气的形态,以及蒸气与叶面的光影变化,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和空庭中的氛围。
“翻书徵宿义,理瑟遣孤情。”两句则转向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翻开书籍,试图从中寻找古训的智慧;弹起琴瑟,试图排解内心的孤寂。这两句不仅表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情感的寄托,也透露出了他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感悟。
最后两句“隔幕疏桐籁,泠然拂鸟声。”更是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静谧的世界。诗人隔着帘幕聆听着疏落竹影下的自然之音,那种清泠如水的鸟鸣声仿佛轻轻拂过了鸟儿的翅膀,让人心旷神怡。这最后的一笔,不仅为全诗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也留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
整首诗通过对空庭中的自然元素和诗人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一种宁静、淡泊、超脱的精神境界。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感悟,将空庭中的景致和心境融为一体,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一种独特的美感和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