凄我逢今夕,灯寒一舸孤。
水流闻处涩,梦气索来枯。
天宇冰霜紧,人间岁月徂。
敢教春意蓄,炼骨到梅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下面是逐句的解读:
第一联:“二更自宝幢河放舟寒甚不得睡”
- 注释:二更时分,在宝幢河边放船。寒冷得无法入睡。
- 赏析:这两句描绘了作者在寒冷的夜晚,独自一人在河上放船,感受到了刺骨的寒风和冰冷的河水,导致他彻夜难眠。
第二联:“凄我逢今夕,灯寒一舸孤”
- 注释:在这个凄清的夜晚,我独自遇到了这种情况,一盏灯光微弱,只有我的小船显得格外孤单。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这样一个冷清的夜晚中,感受到的孤独与凄凉,以及由此引发的感慨。
第三联:“水流闻处涩,梦气索来枯”
- 注释:随着水流的声音传来,感觉水流变得粘稠。梦境中的呼吸都变得干涩,仿佛已经枯萎。
- 赏析:这里通过水的流动声与呼吸感受的对比,形象地描绘了夜晚的寂静与寒冷。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疲惫。
第四联:“天宇冰霜紧,人间岁月徂”
- 注释:天空被冰雪覆盖,寒冷刺骨;而人间的时间也在流逝。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感悟,同时也反映了他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最后一联:“敢教春意蓄,炼骨到梅癯”
- 注释:不敢让春天的气息积聚,就像炼铁一样,锻炼自己的意志,以至于达到了像梅花那样的瘦弱境界。
- 赏析: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春天的美好愿望,但同时又强调了自己要保持坚强的意志和毅力,不被困难所吓倒。
整首诗通过描写夜晚的寒冷、孤独、寂静以及时间的流逝,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望。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