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愁人醉死,不肯十分红。
夜烛怨清蜡,晓窗怜唾绒。
抽香缠暗露,掩盼避颠风。
灯节游街女,新腔鼓调工。

瑞香花

生愁人醉死,不肯十分红。

夜烛怨清蜡,晓窗怜唾绒。

抽香缠暗露,掩盼避颠风。

灯节游街女,新腔鼓调工。

注释:

  1. 生愁人醉死,不肯十分红:这句话形容瑞香花虽然美丽,但却让人产生忧愁和思念之情,仿佛被酒意所迷惑,不愿看到它过分鲜艳。
  2. 夜烛怨清蜡,晓窗怜唾绒:在夜晚,蜡烛的光线映照在瑞香花上,显得格外清晰,但瑞香花却因此感到悲伤,就像蜡烛的光芒刺痛了它的花瓣。早晨,当阳光透过窗户照在瑞香花上时,花朵上的露水仿佛是人们的泪水,给人一种怜悯的感觉。
  3. 抽香缠暗露,掩盼避颠风:这里的”抽香”可能是指花朵释放出的香气,而”暗露”则指那些隐藏在花朵下的露珠。”掩盼”可能是花朵遮住了自己的期盼,而”避颠风”则是花朵躲避猛烈的风力。这些描写都展现了瑞香花坚韧而优雅的姿态,尽管面临风吹雨打,依然保持自己的美丽和尊严。
  4. 灯节游街女,新腔鼓调工:这里描绘了元宵节(或称灯节)期间,街道上人们欢聚一堂,赏灯、猜谜、游玩的场景。其中,”新腔鼓调工”可能指的是女子们表演的戏曲节目,她们用优美的舞姿和歌声来表达内心的喜乐。

赏析:
这首诗以瑞香花为题,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瑞香花的美丽与坚韧。诗人通过对瑞香花的形象塑造,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诗中的“生愁人醉死”和“不肯十分红”,不仅赞美了瑞香花的美丽,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无法长久存在的感叹。同时,诗人还通过描写瑞香花在风雨中的坚韧姿态,传达出对生命力的赞美和对坚强品质的歌颂。整首诗既富有诗意又富有哲理,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