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语抑何怨,尔来投我衣。
岂忘春色晚,犹向碧空飞。
陌路多芳草,沙天满夕晖。
东风不相爱,故侣看疏稀。

燕二章 其二

娇语抑何怨,尔来投我衣。

岂忘春色晚,犹向碧空飞。

陌路多芳草,沙天满夕晖。

东风不相爱,故侣看疏稀。

赏析:

《燕二章·其二》是清朝诗人冯班的作品,此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对春天的深切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无奈。全诗通过对燕子、春天和风等自然元素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爱情和友情的深刻思考。

首句“娇语抑何怨,尔来投我衣”描绘了燕子轻柔的言语和它们为求温暖而投向诗人衣物的情景。这里的“娇语”不仅指燕子的鸣叫,也暗示着它们对诗人的依赖与柔情。燕子之所以来到诗人身边,是因为它们的心中充满了哀怨,这种情绪源自于春天的结束和它们生命的脆弱。燕子的这种行为,不仅展现了自然界中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也反映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感伤。

次句“岂忘春色晚,犹向碧空飞”进一步描绘了燕子对春天美景的眷恋。尽管春天已经过去,但燕子仍不愿放弃这最后的温暖时刻,它们选择在夕阳西下时,依然在天空中飞翔,寻找那一抹残留的温暖。这一行为不仅是燕子本能的反应,更是诗人所感受到的生命的执着与不屈。

第三句“陌路多芳草,沙天满夕晖”则转向了另一景象——在春天过后,原本生机勃勃的田野变得荒凉,只有稀疏的芳草在沙石间顽强地生长。这里的“陌路”和“沙天”构成了一个荒凉的背景,而“芳草”象征着生命力和希望。尽管环境严酷,但芳草的存在提醒人们即使在最贫瘠的环境中,生命的力量依然能够顽强地生存下去。

最后一句“东风不相爱,故侣看疏稀”则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替的无奈感受。春风原本是万物生长的动力,但现在却不再像以前那样给予万物温暖。这种变化使得昔日相伴的伴侣也逐渐离他而去。这句诗揭示了自然的无情以及人类面对自然规律时的无力感。

《燕二章·其二》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情感描绘,成功地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怀念以及对生活中短暂美好时光的珍惜。同时,诗中的自然意象还启示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变迁与挑战时,应该保持一颗坚韧不拔的心,正如燕子在春风中依旧努力飞翔一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