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飞何仄仄,苦尔亦离家。
高城已无柳,朱门今宿鸦。
长安有春色,不似故园花。
辜负二三月,吾怜尔计差。
燕二章 其一
燕:指燕子。仄仄:形容燕子飞翔时翅膀振动的声音,也形容心情不安、忧虑的样子。
苦:痛苦,困苦。亦:也是。离家:离开家乡。
高城已无柳,朱门今宿鸦:高城(高大的城墙)没有杨柳,朱门(红墙大门)里停着乌鸦。
长安有春色,不似故园花:长安也有春天的景色,但比不上故乡的花儿。
不负二三月,吾怜尔计差:不能辜负这二三月的好时光,我可怜你考虑得不够周全啊!
【注释】:
燕:指燕子。仄仄:形容燕子飞翔时翅膀振动的声音,也形容心情不安、忧虑的样子。
苦:痛苦,困苦。亦:也是。离家:离开家乡。
高城已无柳,朱门今宿鸦:高城的城墙上不再有垂柳,朱门内已经栖息了乌鸦。
长安:今陕西西安,古称长安,当时是唐朝都城。有:同“又”。春色:春天的景色。
不似:不如。故园花:故乡的花。
不负:不辜负。二三月:二三月份,古人以二月十五日为元宵节,三月初三是上巳节,三月三为寒食节,所以二三月合称“三月三”,也叫“踏青节”、“小清明”、“三月会”,是春季人们外出游玩的日子。
吾:我。怜:怜悯,同情。计:计划和打算;思虑、思量等。
【赏析】:
《燕二章》是唐代诗人李颀创作的组诗作品。此诗写诗人在长安城看到春天景色,想到自己远离家乡,不能与亲人团聚,而思念家人。全诗抒发了诗人对家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首句点明时间,“燕”,即燕子,这里借指诗人自己。燕子因春天的到来而感到喜悦,然而诗人却因为离别家乡而感到忧愁、苦闷,所以用“苦”字来表达这种感情。接着第二句描写诗人所看到的景象:高大的城墙之上没有了垂柳,红色的城门之内已经住进了乌鸦。诗人在这里运用比喻手法,把高大的城墙和红色的城门比作“高城已无柳,朱门今宿鸦”,形象地描绘出了长安城的荒凉景象。
第三句诗人进一步描绘出长安城中的景象:“长安有春色,不似故园花。”长安城虽然也有春天的景色,但是比起故乡的花来说还是显得逊色很多。这里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将长安城的春色与故乡的花相比较,突出了故乡花的美丽与珍贵。
第四句诗人再次表达出对家人的怀念之情:“不负二三月,吾怜尔计差。”不要辜负这美好的二三月时光,我可怜你们这些远在他乡的人思家心切、顾虑重重啊!最后一句诗人用反问的句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表达了对家人深深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语言朴实真挚,情感深沉,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深深怀念之情。同时,诗人通过描绘长安城的荒凉景象和对比故乡花的美丽与珍贵等方式,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慨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