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筑更谁歌,荒原落日多。
舆图犹督亢,壮士失荆轲。
莽莽关前树,萧萧易上波。
无端千载下,有客为滂沱。
【注释】
易:改变。上:指登上,此处有“高”之意。督亢:地名,位于今河北固安南。荆轲:战国时人,为燕太子丹刺杀秦王嬴政,后因被秦王所杀。
【赏析】
此诗作于元和四年(809),当时作者在长安任左拾遗。这首诗以登高望远的壮阔景象,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关心与担忧之情。
开头两句“击筑更谁歌,荒原落日多”,是说自己登上城楼击筑而歌,只见荒原之上落日余晖一片,不禁感慨万千。这两句诗描绘出一幅边塞黄昏图,既写景又抒情,寓情于景之中。
第三句“舆图犹督亢,壮士失荆轲”,意思是说,虽然如今收复了河山,但国土仍然受到侵占,而荆轲那样的壮士已不复存在。这句诗既是写实,又是比喻,用荆轲来比喻那些忠心报国的志士。
接下来四句诗“莽莽关前树,萧萧易上波。无端千载下,有客为滂沱”,进一步抒发自己的忧国之情。其中“莽莽”形容草木茂盛;“萧萧”形容风声凄厉悲切。“无端”即不知为何。“有客”指杜甫自己。这四句诗是说,茫茫的关前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树木,风吹过树叶发出沙沙之声,那声音似乎在诉说着千年往事。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知有多少英雄豪情壮志化为泡影,又有谁能理解这些壮士们的壮举呢?这一句诗既有对历史的回顾,又暗含着对现实不满的情绪。
最后两句“易上”即登高望远、放眼天下,诗人通过登高远望,感叹国家形势依然严峻,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人民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