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琅琊宅,骅骝古道开。
燕飞香水驿,雁落尉佗台。
客倦惊飘梗,江春忆早梅。
谁看夜深月,照过汉营来。
赋得大道柳八章其一诗的原文为:“何处琅琊宅,骅骝古道开。燕飞香水驿,雁落尉佗台。客倦惊飘梗,江春忆早梅。谁看夜深月,照过汉营来。”
下面将逐句对诗进行翻译:
- 何处琅琊宅:在何处可以找到琅琊那样的好地方,这里比喻一个理想的家园或场所。
- 骅骝古道开:骏马在古老的道路上驰骋。
- 燕飞香水驿:燕子飞翔在香水驿这个地方。
- 雁落尉佗台:大雁落在尉佗台上。
- 客倦惊飘梗:客人因疲惫而感到惊恐,仿佛自己的行踪如同飘荡的芦苇一样无根。
- 江春忆早梅:江边的春天让我想起了早梅的美丽。
- 谁看夜深月:是谁在夜晚看着那明亮的月亮?
- 照过汉营来:明亮的月光照耀着汉朝的军队。
赏析:
姚燮的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历史遗迹以及人生旅途的感受和思考。首句“何处琅琊宅”,即问何处能有如琅琊台那样令人向往的美好之所,暗示了理想与现实的对比。接下来,“骅骝古道开”展现了历史的长河中,古代的骏马依旧在道路上驰骋,象征着时间的流转和历史的积淀。
第二句“燕飞香水驿”则用燕子飞翔的画面,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景象,同时也映射出人们对于美好事物追求的渴望。“雁落尉佗台”中的“尉佗台”可能是指历史上的一个著名遗址或高台,而大雁的降落则给人以宁静之感,同时也暗合了人世间的离别之情。
“客倦惊飘梗”反映了诗人旅途中的辛劳与疲惫,而“江春忆早梅”则是诗人在春天里所感受到的美好,这里的“早梅”不仅代表了季节的更迭,也象征着生命的顽强和美丽。结尾的“谁看夜深月,照过汉营来”以问句作结,既有对过往的缅怀,也有对未来的期待。
这首诗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大自然之美、历史遗迹的敬仰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感慨。姚燮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情感体验,使这首诗成为清代诗歌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