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鐎如釜柄而足,今之至者形乃同。
昼炊不饱壮夫腹,夜击犹警罢士躬。
想从云车入云垒,白草龙沙逾万里。
行色终辞马足尘,清风却傍蟳书几。
君不见缓带犹无挽强力,升米不能尽一食。
磊落寸衷包武库,票姚万骑随麾斥。
但持此器出萧关,肤公自勒天山石。
又不见惜翁衰老将尽年,见此虽小亦呺然。
挈取山行煮野菜,击歌聊和《采芝篇》。
【注释】1.左兰城:地名,位于今陕西宝鸡县。2.古鐎:古代一种炊具,形如釜柄而足,用铜或铁制成。3.刁斗:古代行军时使用的铜制器具,形状像小斗,用以烹煮食物。4.至者:指好的器物。5.云车:指古代帝王乘坐的车辆,用来象征高官显宦。6.白草龙沙:指边远荒僻之地。7.行色:出行时的神情态度。8.清风:清风,喻指高雅的品格或行为。9.缓带:宽松的衣带。10.武库:收藏兵器和盔甲的地方。11.票姚:雄壮有力的样子。12.萧关:古塞名,在今甘肃宁夏境内。13.肤公:指汉武帝,汉武帝曾勒石于天山。14.呺然:形容高兴的样子。15.挈取:携带。16.《采芝篇》:即《采薇歌》,是古人咏史之作。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作于大中六年(852年)秋游华山时期。诗的前半部分描绘了左兰城的古铜器,后半部分则描述了诗人在旅途中所见到的景象,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之情。
第一句“古鐎如釜柄而足”,诗人以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古铜器的形状,让人仿佛看到了那古老的炊具在眼前。第二句“今之至者形乃同”,则进一步强调了古今器物的相似之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叹。
第三、四句则是诗人对旅途中的所见所闻的描述,通过对比白天炊饭的情景和晚上击鼓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光的珍视。最后两句则表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古诗铜器的描写和旅途中的所见所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才华和气质,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