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寒空水夕阳流,落雁声迟近荻洲。
识取松圆诗里画,秣陵天远不宜秋。

松圆老人小景

荒寒空水夕阳流,落雁声迟近荻洲。

识取松圆诗里画,秣陵天远不宜秋。

注释:

荒寒:荒凉寂寞。空水:江面空旷无物,形容天色惨淡。夕阳流:夕阳西下,江水在日暮时分缓缓流淌。落雁声:大雁南飞时发出的声音。迟:指声音延迟。

识取:认识、领会。松圆老人:即张继。松圆,是其号,这里代指张继。张继是唐代著名诗人,字懿孙、维和,苏州吴中(今江苏苏州)人。少与刘长卿友善,后弃官居吴中以终。

诗里画:指《松圆诗》,这是张继的一首七绝,写诗人晚年漂泊生涯的感慨。

秣陵:地名,即金陵,今南京市。

赏析:

这首小诗写诗人晚年漂泊生涯的感慨。首句“荒寒空水夕阳流”,用苍凉的笔调描绘出一幅凄清冷落的江南秋日景象,为全诗奠定了悲凉的基调。次句“落雁声迟近荻洲”,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凄凉的氛围,使读者更加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苦闷。

接下来两句,诗人以“识取”二字点题,指出他正是要在这落雁声中领悟到自己诗歌中的意境。这里的“识取”并非是要人们去欣赏他的诗词艺术,而是要人们理解他晚年的生活经历和心境变化。这种理解方式非常独特,也体现了他的高超的艺术修养。

最后一句“秣陵天远不宜秋”,则是对这首诗的总结。它既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又揭示了他内心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整首诗构思新颖,语言简练,情感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