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材如士才,选俊百不遇。
想像托空虚,写图聊自喻。
注释:砚台的材质就像人才一般,但选拔人才时却不被看重。
我想象着自己在虚无的空间之中,用画笔描绘出自己的形象来寄托自我。
赏析:这是一首以诗代书的自作题画诗。诗人在题写自己为胡始泉试制砚台所作的画时,感慨良多。“砚材如士才”,说明自己与砚台相合;“选俊百不遇”,表明自己虽有才华却不得重用。“想像托空虚,写图聊自喻”,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不满、愤世嫉俗的心情。
砚材如士才,选俊百不遇。
想像托空虚,写图聊自喻。
注释:砚台的材质就像人才一般,但选拔人才时却不被看重。
我想象着自己在虚无的空间之中,用画笔描绘出自己的形象来寄托自我。
赏析:这是一首以诗代书的自作题画诗。诗人在题写自己为胡始泉试制砚台所作的画时,感慨良多。“砚材如士才”,说明自己与砚台相合;“选俊百不遇”,表明自己虽有才华却不得重用。“想像托空虚,写图聊自喻”,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不满、愤世嫉俗的心情。
【注释】 万里江流断:长江横亘中国,源远流长。 双崖地脉通:天门山是两山夹峙,一东一西,中间有一条峡谷。 冥冥浮积气:冥冥,形容茫茫一片。浮积气,指云雾弥漫的大气。 漠漠送长风:长风,指狂风,大风。 神州落照中:神州,指中原地区。落照,夕阳西下时余光映在水面上的景象。《水经注》说:“日出扶桑(今山东半岛东端)而人于海,初出之顷为朱明,日炎炽也;已出者为白,日稍衰也,其末则耀景属天,光晖朗曜也。”
诗句释义 1 晓过池州郭,人家傍曲溪。 - “晓过池州郭”:早晨经过池州的外城。 - “人家傍曲溪”:靠近弯曲的河流(小溪)的居民。 - 注释:"郭"是古代城市外围的城墙;"曲溪"指的是弯曲的小河或溪流。 - 赏析:描绘了一幅清晨时分,诗人行经池州城外,欣赏周边自然环境的宁静与美丽。 2. 白花临岸发,青草度江齐。 - “白花临岸发”:白色的花朵靠近岸边盛开。 - “青草度江齐”
【解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兼怀古诗。诗中的“寒吹动关河”、“登台白日俄”两句,描写了作者在八月十五日夜月明之夜登高临远,面对苍茫的关河和皎洁的月色所生发的感兴。“孤云高渤碣,秋色渡滹沲”,则以“孤云”对映“沧浪”,以“秋色”对映“滹沲”。诗人在登高望远之际,又想到自己与友人同游黑窑厂,于是又生出“海内词人在”,而友人已逝的伤感之情来。最后两句写明月当空,鸟鹊惊飞,诗人不禁想起友人生前的往事
诗句赏析 淮阴钓台:英雄时会,功成运非 1. 人杰乘时会,功成运已非 - 解析 - “人杰乘时会”:指在恰当的时机,有杰出才能的人得以施展其才华。“乘时”,意味着利用时代的机遇;“人杰”,则强调了个体的非凡才能。 - “功成运已非”:意指当一个人取得巨大成功时,往往伴随着命运的转变或不再有利的局面。这里的“运”指个人的命运或运势,“已非”意味着已经发生了改变,不再像以前那样有利。 2.
黟县道中 苍翠压人低,流云落大溪。 连岩𡼡草日,悬隥带阴霓。 雨歇群山响,春深万木齐。 寥寥方久立,谷鸟一为啼。 注释: 1. 苍翠:形容山林树木的绿色茂盛。 2. 压人低:形容山峰高大、雄伟。 3. 流云:流动的云彩。 4. 落大溪:流入大山之间的一条大河。 5. 连岩𡼡草日:形容山连着山,草木葱茏。 6. 悬隥:形容云雾缭绕的景象。 7. 阴霓:指乌云遮住太阳形成的彩虹。 8. 雨歇群山响
洪造深深柳读书堂图 所居江上宅,春柳万千枝。 绿径最深处,幽轩独咏时。 微风一以度,好鸟频相窥。 忽见古贤意,无言中自知。 注释: - 洪造:这里指的是作者洪造。 - 所居:所居住的地方。 - 江上宅:在江边的宅院。 - 春柳万千枝:春天的柳树有成千上万的枝条。 - 绿径:绿色的小径。 - 幽轩:幽静的书房。 - 微风:轻柔的微风。 - 好鸟:可爱的鸟儿。 - 忽见古贤意:突然之间
注释及赏析: 1. 登舻当月朏:登上船,正值月初时分。朏,即新月。 2. 鼓棹及风轻:挥动着桨橹迎接和煦的风。棹,指船桨。 3. 波浪浮春气:波涛中似乎充满了春天的气息。 4. 星河泛夜明:银河在夜晚闪烁,光芒四射。 5. 壮情真叱驭:豪情壮志,仿佛能驱策烈马。 6. 德被光生岸:德行如同太阳一般普照众生。 7. 朝暾似已迎:清晨的阳光已经到来。暾,即日出时的光芒。 译文: 登上船时
初雪忆去年是时经潜山下 窗外闻风竹,缘阶雪遂深。 我思山谷寺,天远大江阴。 石气青霞嶂,秋声黄叶林。 更穿岩径去,应阻故人寻。 【注释】 1. 初雪:第一场雪 2. 忆:思念 3. 是时:这个时候 4. 经潜山:走过潜山 5. 窗:窗户 6. 听:听到 7. 风竹:风吹过的竹子发出的声音 8. 缘阶:沿阶梯 9. 遂:就 10. 思:思考 11. 山谷寺:位于山谷深处的寺庙 12. 天远
石钟山 挂帆初月出,风起大孤塘。 遥夜来湖口,江天寒淼茫。 石潭流激激,岩树郁苍苍。 千载元丰士,风流何可忘。 注释: - 挂帆初月出:挂上船帆,初升的月亮出现在天空中。 - 风起大孤塘:微风吹起,大孤塘的水波荡漾。 - 遥夜来湖口:遥远的夜晚,我来到了湖口。 - 江天寒淼茫:江水和天空在寒冷中显得模糊不清。 - 石潭流激激:石头上的水潭水流湍急。 - 岩树郁苍苍:岩石上的树木郁郁葱葱。 -
【注释】 宿松:在今安徽省。黄梅:在今湖北省。兹:《广韵》“此”字的古音。 二南:《尚书·尧典》说:“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曰:‘予欲优之’,其此之谓乎?”孔颖达《正义》引《礼记·文王世子》:“二南者何?言王化之始,化自中发,先时后物,则其化也。” 六禅:即六祖。禅宗是中国佛教宗派之一。禅宗六祖,即弘忍大师及其弟子惠能。 怅望停车者:指作者自己。 从
【注释】 送:赠别。南昌:今江西南昌。枞阳:在江西境内,与南昌相接。匡君:即匡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古人以山喻人,故称“君”。 野旷深春草,江空起夏云。 野旷:原野辽阔。野旷深春草,写景。春天草生得茂盛,一片郁郁葱葱的青草地展现在眼前,使人感到一种蓬勃生机。 江空:江水广阔无际。 夏云:夏天的云。夏日云彩变幻多姿、千变万化。 枞阳更西上,日日见匡君。 枞阳:地名。今江西大余县西南。 西上
《江行绝句》: 天低两岸直,风缓夹江湾。 枞阳犹未到,已见皖公山。 诗句注释: 天:天空,指视野中看到的广阔天空。 低:形容词,这里用来形容天空很低,与“天”连用构成状语,描绘了天空的宽广和辽阔。 两岸:长江两岸。 直:“直”字在这里形容两岸地势平坦,视线开阔。 风:指微风或清风。 缓:形容词,表示风力不强,轻轻吹拂。 夹江湾:江水在两岸形成的弯曲区域。 枞阳:地名,位于安徽省。 犹未
诗句原文: 山远云尤澹,江空影最长。 秣陵秋易到,不独为林霜。 译文注释: - 山峦在远方显得格外宁静,云雾缭绕增添了几分淡雅。江水在空旷的背景中映出了长长的影子,仿佛与天空连成一线。 - 到了秣陵,秋天的景色容易感受到,不仅仅是因为秋天的到来。这里的秋天,不仅指季节的变化,还象征着一种情感或心境的转变。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山水画卷。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
孙渊如:指孙愐,字渊如(769—842),唐人。 万卷归装图:指《万善同归集》。这是一部佛教经典著作,共分四部,即《大宝积经》、《华严经》、《法华经》和《维摩诘经》。 自兴雕板易钞胥,市册虽多乱鲁鱼:指印刷术的发明,使书籍可以大量复制,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例如,由于排版不准确,使得书籍中的一些文字被错误地印刷或替换了。 君自石渠翻七略,复依官阁惜三馀:指孙浩(763—811),字景纯
【注释】 又:再次,再度。方植之:作者的朋友。孱颜:指山色。孱,同“巉”,形容山石险峻不平的样子。深林:浓密的树林。步屧:徒步行走。两岁:两年。停舟:在船上停留。上三山:指长江上游的三峡。岩空:岩石空旷。松响:松树发出响声。春尽花枝着雨殷:春天过去,花朵上的露水还很多。殷,多。梦魂:梦中的思绪。江关:长江关口,此处泛指江边。千帙(zhì):书籍。 【赏析】 《又寄方植之一首》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阻风三山夹因偕陈硕士及儿侄游三华庵 - 这句诗描述了诗人因为遇到风浪而在三山之间受阻,因此邀请了陈硕士及其子侄游览三华庵的情景。 - “三山夹”指的是三座山峰相互环绕的地理环境,“因偕”则是因此而相聚,“游三华庵”则表明了这次游玩的地方是三华庵。 2. 岩松坞竹俯江皋,小槛凭虚散郁陶 - 描绘了岩松坞中竹林俯视江面的景象,以及通过小栏杆远眺的闲适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