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云垂下大江流,坐倚江城古石头。
丹嶂欲平犹作巘,青枫未落已成秋。
三山夕照新林渚,万里西风扫叶楼。
虎踞地形犹在眼,清凉深院发鸣虬。
【译文】
碧空万里,大江如带,秋日的云彩低垂着悠悠流下。我凭倚在城楼,眺望那古老的石头城。丹山高耸欲与天平,青枫虽落却已入秋。三座山峰夕照映红了新林渚,西风万里吹来扫落叶楼。虎踞地形仍在眼中清晰可见,清凉的深院中虬龙发出鸣声。
【注释】
- 扫叶楼:即建业(今南京)。南朝齐梁间为宫阙名,后为南唐李后主居处。
- 碧云:碧色的云彩。
- 大江流:指长江。
- 古石头:指金陵城石头山。
- 丹嶂:赤红色的山峦。
- 巘(yǎn):高峰、山顶。
- 青枫未落已成秋:指枫树已经变红,但还未完全落下,已是秋天了。
- 三山夕照:指山上夕阳的余光。
- 新林渚:指长江边的树林中的小洲。
- 西风:指南方的凉风。
- 虎踞:形容地势险要,像猛虎蹲踞的样子。虎踞是南朝陵墓建筑的布局特点,以石刻狮子等形象来象征龙虎的威武雄壮,使陵墓显得更加庄严雄伟。
- 清凉深院:意指清凉幽静的庭院。
- 鸣虬(qiú):虬指盘曲的蛇,这里借指山势。虬发鸣,形容山势高峻。
【赏析】
本词上阕写景。“碧云垂下大江流”,点明时间地点和气候。“坐倚江城古石头”一句,描绘出一幅凭栏远眺的画面。诗人凭栏远眺,眼前的江山景色尽收眼底,心情无比舒畅。“丹嶂欲平犹作巘,青枫未落已成秋”两句,写山峰苍翠欲平却仍有峰巅之状,而枫叶尚未凋落就已是深秋时节,写出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三山夕照新林渚,万里西风扫叶楼”两句,描写了夕阳照耀下的美丽景色以及秋风扫过的景象,将景色渲染得更加动人。“虎踞地形犹在眼,清凉深院发鸣虬”两句,写自己依然能够看到虎踞的形势,感受到深院的清凉氛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之情。
下阕抒情。前两句“三山夕照新林渚,万里西风扫叶楼”,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虎踞”一词,既形容地理位置的险要,又表现了诗人心中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之情。“清凉深院发鸣虬”,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的热情向往。
全诗通过对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厚意以及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语言优美流畅,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