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解铜符五六年,逢余黄发白门前。
弹冠旧侣真无几,策杖清郊尚有缘。
俯踞小亭衰草地,仰思高座雨花天。
两翁自爱寻荒迹,岂必龙山会众贤。
注释:
癸丑年重阳节没有樽酒相庆的聚会,去向袁香亭同年询问。他也独自居住着,寂静无声。于是他便邀我登上雨花台远眺,直到日落。袁香亭有诗和我的第二首诗《雨花台》。
君解铜符五六年,逢余黄发白门前。
解释:
您解职铜符五六年,遇见我已是白发苍苍的老人。
弹冠旧侣真无几,策杖清郊尚有缘。
解释:
弹冠之友已寥寥无几,拄杖游赏于清新的郊外还有缘分。
俯踞小亭衰草地,仰思高座雨花天。
解释:
俯身坐在小亭里,望着衰草满地;仰头思念的是高座上的雨花台。
两翁自爱寻荒迹,岂必龙山会众贤。
解释:
两位老者喜欢探寻古迹,何必一定在龙山会见众多的贤人呢?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重阳节登临雨花台上所作,表达了对友人袁香亭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诗人自己的孤独感和失落感。
全诗以“重阳无樽酒之会”开头,描绘出诗人与友人相聚无期的场景。接着,诗人回忆起与友人相识相伴的岁月,感叹时光荏苒,自己已步入老年。然后,诗人描绘了自己独自漫步在雨花台上的情景,心中充满了感慨和思念。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怀念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自己的孤独感和失落感。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动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