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江城泛玉卮,朋簪不异少年时。
露华朝暖春应驻,幽槛风微日渐移。
兴极卷帏看国色,病馀拥毳作僧诗。
惟君彩笔犹豪健,合有红云捧砚池。
【注释】
和袁香亭在郑思赞孝廉宅看牡丹:袁香亭,名不详,可能是作者的朋友。郑思赞孝廉宅,即郑思赞的宅邸。
三月江城泛玉卮:在江边三月里泛舟饮酒。
朋簪不异少年时:与朋友共饮,如同少年时期一样。簪,插戴首饰。
露华朝暖春应驻:早晨的露水滋润万物,春天的气息应该停留。
幽槛风微日渐移:幽深的庭院里,微风吹拂着,太阳逐渐升高。
兴极卷帏看国色:兴致高昂时卷起帷幔观赏牡丹花的艳丽。兴,兴致。
病馀拥毳作僧诗:因生病后抱着毛笔创作诗歌。病,指疾病。毳,兽毛。
惟君彩笔犹豪健:只有你的笔力还像年轻时那样雄健有力。
合有红云捧砚池:一定会有像红云一样的墨色涌上砚台。合,定语词,必定。
赏析:
此为七律。开头两句写诗人与友人同赏牡丹的情景:“三月江城泛玉卮”,“泛玉卮”,泛指宴饮,“江城”点明地点,是江南的一个城市。“朋簪不异少年时”,意思是说与朋友一起饮酒,就像当年年少时一样。“簪”,古代的一种首饰,这里指插戴首饰。“簪”,通“针”。
三四句写牡丹花的美丽,以及它给人们带来的愉悦心情。“露华朝暖春应驻”,“露华”即露珠、清晨的水汽。“春应驻”,春风似乎要逗留在春天里。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在清晨的露水中,春天的气息好像要留住春天。“幽槛风微日渐移”,在深深的院落里,风轻轻地吹拂着,太阳逐渐升起。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在深深的院落中,风轻轻地吹拂着,太阳逐渐升起。“兴极卷帏看国色”,“兴极”意为高兴极了。“帏”,帷幕。“兴极”句的意思是说,高兴极了就卷起帷幔观赏牡丹花的艳丽。这两句写的是牡丹花的美丽,是写景的句子。
五六句写自己因病而抱毛笔创作诗篇的心情。“病馀拥毳作僧诗”,意思是说,因病而生病的人抱着毛笔写诗。“病”,指疾病。“毳”,兽毛。《旧唐书·陆贽传》:“(陆贽)性刚直,疾奸佞,虽为宰相,持身俭约,未久,以病告归……每有奏记,必以‘尺布之衣’自比。”《新唐书·陆贽传》:“贽疾恶如仇,居相位,所为亦锐于天下士。然性方急,未尝肯容人过;至于论议政事,则务尽言无所回隐。或谓其激讦太甚,故时以为‘不畏强御。’然其志节凛然,吏不敢欺。”《资治通鉴》卷二一五:陆贽上疏:“今陛下欲求谏者之言,而患其逆耳难进,将使人主孤立于万方耳目之前,莫肯为陛下尽言,臣恐危亡之日,不可复追也。”《旧唐书·陆贽传》:“初,贽入相,尝有疏陈时政阙失,及论事不合旨,辄斥出之。他日,又面争得失,帝怒,欲杖杀之;使者至,乃释。及罢相,帝犹优容之,曰:‘陆贽去,吾亡一左丞耳!’”
七八句写友人的才华和对生活的热情。“‘唯君彩笔犹豪健’,意思是说,你那挥笔作诗的才能还是那么豪健有力”。“合有红云捧砚池”,意思是说,你的文采一定会像红云一样涌上砚台。这两句的意思与前面两句的意思相同,都是说友人的诗才。这两句是对友人的赞美和鼓励。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之作。诗人与友人在江城的一处风景优美的园林里欣赏牡丹花,并饮酒作诗。酒酣之际,诗人与友人相互赠送诗词。最后诗人赋诗赠给朋友,表达了对朋友的赞美和鼓励。全诗语言平易自然,风格清新隽永,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