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地凌江峙碧峰,水云禅榻此相从。
解衣萝薜岩前石,倚被旃檀阁外钟。
三客并知非一世,两山回望有馀踪。
太虚为室时相见,岂为离忧日置胸。

诗句解释与赏析#### 1. 寄子颍禹卿

释义: 这是诗的开头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子颖(禹卿)的思念之情。”寄”在这里有寄托、思念之意。

2. 拔地凌江峙碧峰

注释: “拔地”形容山峰高耸入云;”凌江”指山峰直插江面,形象描绘了山峰巍峨挺立的景象。”碧峰”则形容山峰颜色翠绿,增添了一抹生动的色彩。

3. 水云禅榻此相从

注释: “水云”可能指山间云雾缭绕的景象,”禅榻”通常指僧人坐禅用的垫子,这里用来比喻宁静的心境。”此相从”表示诗人和子颍在这样美丽的环境中相互陪伴,享受宁静的时光。

4. 解衣萝薜岩前石

注释: “解衣”意味着脱去衣物,”萝薜”是一种植物,生长于岩石上,诗人选择在这样的地方脱衣,可能是为了更接近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岩前石”指的是山前的石头,可能是一个观景点。

5. 倚被旃檀阁外钟

注释: “倚被”意为靠着被子休息或休憩,而”旃檀阁”是佛教中的香木制成的小屋,用以修行或静坐的地方。”阁外钟”指的是阁楼外的钟声,可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对静谧生活的珍惜。

6. 三客并知非一世

注释: “三客”可能指的是作者自己、子颍以及其他两位朋友,”并知”即共同了解,”非一世”表明这些朋友都理解或体验过这种难得的宁静时刻。

7. 两山回望有馀踪

注释: “两山”可能指的是远处的两个山峰,”回望”意味着回头看,”有馀踪”表达了回顾过去美好时光的满足感。

8. 太虚为室时相见

注释: “太虚”指广阔的天空或无限的空间,”为室”可能是指在某个开阔的空间里居住或思考。”时相见”表示这样的空间常常让人感到舒适,可以自由地交流思想。

9. 岂为离忧日置胸

注释: “岂”表反问,”为离忧”可能是指由于离别而带来的忧虑,“日置胸”意味着每天都会挂在心上。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故乡和朋友所带来的担忧和思念。

译文

《寄子颍禹卿》
拔地凌江峙碧峰,水云禅榻此相从。
解衣萝薜岩前石,倚被旃檀阁外钟。
三客并知非一世,两山回望有馀踪。
太虚为室时相见,岂为离忧日置胸。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山水之美和友情之深的作品。诗人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与友人共度宁静时光的美好记忆。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充满诗意的抒情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