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艺高论玉麈挥,百家杨秉莫能非。
欣登云阁仍簪笔,却送春艎忆钓矶。
再应徵书丞相老,三为祭酒大夫稀。
圣朝举欲留儒者,岂得归田志不违。

【注释】鱼门:诗人的郡名,今浙江乐清县。曩:从前。槁:诗稿。玉麈挥:指手持玉麈(拂尘),比喻学问深博。杨秉:即杨震,东汉时人,为太仆,因受宦官诬陷而死,故称“杨秉”。云阁:官署名,汉以后为御史台。簪笔:插笔,指任御史大夫。春艎:船名,即木兰船。丞相:指唐宰相裴度。祭酒:官名,汉以太学设博士弟子员,置祭酒,掌管教育,后泛指学官。圣朝:指唐朝。举:推荐、征召。儒者:指读书人。归田志不违:意为不愿做官,想回家种田。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任乐清尉期间所作,当时作者正在南归,友人从他的诗作中抄取了两首送他南归的诗,于是诗人也赠诗一首,以表达自己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全诗可分为三段,第一段写友人赠诗之事;第二段写诗人对此诗的赞赏和感慨;第三段写诗人的归隐之志。

首联“六艺高论玉麈挥,百家杨秉莫能非。”意思是说:“我的六艺知识广博如高论,像杨秉那样的学者无人能比。”诗人在此自谦地表明自己学识渊博。

颔联“欣登云阁仍簪笔,却送春艎忆钓矶。”意思是说:“我欣然登上云阁继续做官,但心中却想着钓鱼的山矶。”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的矛盾心情。

尾联“再应徵书丞相老,三为祭酒大夫稀。圣朝举欲留儒者,岂得归田志不违。”意思是说:“我再次受到征召担任丞相,但三次担任祭酒职位很少见。圣朝要留住儒者,怎么能违背我的归隐愿望呢?”诗人在此表明了自己的志向,即不愿意做官,只想回家种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