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浮屠三十寻,半登回首见枫林。
夕阳忽送孤鸿出,暝色将生百雉阴。
浩浩东流浮积气,茫茫后死独伤心。
西风飘荡蒹葭外,止有沧浪渔父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鉴赏能力。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在平时学习中注意积累、识记、理解诗歌的内容及思想情感。根据注释,理解诗句内容。
“江上浮屠三十寻,半登回首见枫林。”“江”指江水,“浮屠”即佛塔。“三十寻”是古代的长度单位,一寻等于八尺,三十寻就是二万四尺左右,也就是二十丈左右。“江上浮屠三十寻”意思是说,江上的佛塔高约二十丈左右,从塔上往下看,可以看到江面上的枫树树林。“半登回首见枫林”,意思是说,站在江边的佛塔上回望,只看到一片枫树林。“夕阳忽送孤鸿出”,意思是说,当夕阳慢慢落下时,一只孤独的鸿雁飞出来了。“暝色将生百雉阴”,意思是说,天色将要变暗了,只有成百成的雉鸡躲在竹林的阴暗处不肯出来。“浩浩东流浮积气”“茫茫后死独伤心”的意思是说,浩瀚的东流河水就像浮着层层叠叠的积气一样,茫茫无际的大海就像让人悲伤的死亡。“西风飘荡蒹葭外,止有沧浪渔父吟。”意思是说,西边的风吹动着芦苇沙洲外,只有那位苍劲的老渔父在吟唱。
【答案】
(1)江上浮屠:江边佛塔。三十寻:二十丈左右。
(2)半登回首:登上江边佛塔后回头眺望。见枫林:看见枫树林。
(3)夕阳:夕阳渐渐下落。忽:忽然地。孤鸿:孤独的鸿雁。
(4)暝色:夜色。将生:即将出现或形成。
(5)东流:向东奔流。浮积气:层层叠叠的云雾。
(6)茫茫:广阔无边。后死:死去的人。独伤心:独自悲伤。
(7)西风:西边的秋风。飘荡:吹拂。蒹葭:一种生长于水边的草,这里代指沙滩。
(8)沧浪:深广的湖泽。渔父:老渔夫。吟:咏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