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水东流草树荒,千秋已比沛中阳。
依然桑盖垂篱落,谁种芜菁负晓霜。
高卧登楼豪自许,入山披发意非狂。
平生髀肉销鞍马,游子何任悲故乡。

【译文】

在涿郡东面,草树荒凉,只有草屋、茅舍。刘备当年在这里建立蜀国,千秋万代的光阴和汉初刘邦的沛县一样。桑叶盖着篱笆,谁种的芜菁?清晨霜打过,依然茂盛!

我高卧在楼上自我欣赏,入山披发,志不在狂。

平生没有骑过马,鞍上长了肉,现在游子怎能不悲叹故乡?

【注释】

赋得昭烈宅:指《咏怀古迹五首》之二“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诸葛亮曾在隆中(今湖北襄阳)躬耕陇亩,后来出仕蜀汉为丞相,曾筑草庐于隆中,自比管仲、乐毅。这里用此典。昭烈:指刘备。

草树荒:草房、茅舍。

已比沛中阳:与汉初刘邦的沛县一样。刘邦曾被封为汉王,建都于秦朝所置的沛县,这里用此典。

垂篱落:篱上的桑叶下垂。

谁种芜菁:是谁种的菜。

负晓霜:早晨露水沾湿。

高卧登楼:指诸葛亮隐居时经常登楼远眺,这里用此典。豪自许:有豪情壮志。

入山披发:指诸葛亮在隆中隐居时曾经入山学道,这里用此典。意非狂:志向不凡。

平生髀肉消:指诸葛亮曾经从军,因操劳过度,髀肉消减。

销鞍马:骑马。

游子何任悲故乡:诗人自问,为什么还要回到故乡来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