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盘泰山石,终古不相离。
石上云如盖,青天多路岐。
浮云将客去,盘石此心知。
谅守平生谊,宁无后见期。

”`plaintext盘盘泰山石,终古不相离。

石上云如盖,青天多路岐。

浮云将客去,盘石此心知。

谅守平生谊,宁无后见期。

注释:

  1. 盘盘泰山石 - 形容泰山的石头层层叠叠,坚固而壮观。
  2. 终古不相离 - 表示即使时间久远,泰山的石头依然稳固地相连。
  3. 石上云如盖 - 指泰山石上的云雾像一把把大伞,遮盖着山峦。
  4. 青天多路岐 - 形容天空中云层繁多,给人一种道路分岔的感觉。
  5. 浮云将客去 - 浮云飘动,像是在送别即将离去的客人。
  6. 盘石此心知 - 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坚定信念和理解。
  7. 谅守平生谊 - 表示诗人相信,无论世事如何变迁,他们之间的友谊始终不变。
  8. 宁无后见期 - 表示诗人对将来重逢的期望和信心。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泰山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待。首句“盘盘泰山石,终古不相离”直接点明了主题,即泰山的石头虽然历经沧桑,但依旧坚不可摧,象征着永恒的友情。接下来的句子“石上云如盖,青天多路岐”,则进一步用自然景象来烘托友情的复杂多变,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不确定性。最后两句“浮云将客去,盘石此心知”与“谅守平生谊,宁无后见期”呼应,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坚定信念和对未来重逢的信心。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佳作。


译文:
巍峨的泰山巨石,自古至今永保彼此的相依。
泰山石上云雾缭绕如同伞盖,天空中的云彩让人感到路途的曲折。
飘渺的云朵仿佛在送别即将远行的人,我坚守着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我相信我们会再次相见,因为我心中有着永恒的友情。


作者简介:
姚鼐(1732年—1815年),字姬传,一字梦征,晚号惜抱先生,又号覃溪野史、姜小同等,室名惜抱轩、红梅花屋等。安徽扬州人,清代散文家、诗人,桐城派古文运动的领袖人物。乾隆十五年(1750年),姚鼐参加江南乡试并取得举人资格;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姚鼐参加会试并成为进士,授职翰林院庶吉士(从七品),三年后散馆改任主事(正八品),曾任山东、湖南副主考、会试同考官等职。他的作品以文论为主,兼有赋诗,风格朴实厚重,讲究法度,为桐城派古文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散文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文”。他的《登泰山记》被誉为散文中的典范之作,广受推崇。姚鼐一生著述宏富,尤以散文成就最为杰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