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辈輶轩过,风流忆宛然。
人随寒雁远,迹付野僧传。
涧户藏秋小,虚空放呗圆。
欲穷生灭理,云影在诸天。
【注释】
万年庵次刘石庵韵以呈补山前辈,指诗人的先人。輶轩,古代一种轻便的车子,用四马拉,形似小轿。宛然:犹仿佛。寒雁,秋天迁徙的雁鸟。涧户,山涧中的门户。放呗圆,梵语“呗”音译。佛教仪式中念诵赞词的一种形式。云影,即云彩,这里泛指天空。诸天,佛家称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为三界天。这里指天空中云彩的倒影。
【赏析】
《万年庵次刘石庵韵以呈补山》,是宋代文学家范成大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意境清幽闲远,情致恬淡超逸,有禅趣,有仙气。
前两句:“前辈輶轩过,风流忆宛然。” 说的是作者的先辈曾经乘坐轻车,从南方飞驰而来,那时作者年幼,虽然还不太懂事,却依稀记起他们那种洒脱飘逸的风度。这里的“风”和“流”都是比喻的意思,用来形容前辈们的风采。
后两句:“人随寒雁远,迹付野僧传。” 说的是随着时间的消逝,那些曾经陪伴在作者身旁的人们已经离他而去了。他们的身影也像野僧一样在山间飘荡着。这里的“人”指的是那些曾经陪伴在作者身边的朋友们,他们就像那高飞的大雁一样,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远离了作者。
第三联:“涧户藏秋小,虚空放呗圆。” 说的是在山涧的门户里藏着秋天的微凉,就像虚空中唱诵赞词的声音一样悠扬回旋。这里的“藏”是动词,意思是蕴藏、隐藏;“放”是动词,意思是展开、放出。这两句诗描绘出一幅山涧深秋的美景图景,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第四联:“欲穷生灭理,云影在诸天。” 说的是想要探究世间万物生灭的道理,却发现云影在诸天之间无处不在。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哲理的思考和探索。这里的“生灭”指的是一切事物的生成与消失;“云影”则是指天空中的云彩。这两句诗寓意深邃,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