峻极通天地,阴阳辨鲁齐。
连峰渤海外,流畎穆陵西。
树据金舆路,云深玉检泥。
山川供效佞,千载一凄迷。
【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词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注意B、D项。
【答案】
译文:
岱山高峻直通天地,山南是阴面山脊,北是阳面山脊。
连着的山峰在渤海边,穆陵关在西面。
泰山古树屹立在金舆之路上,天云弥漫笼罩在玉检之上。
山水为奸佞者提供庇护,千载以来都是一片迷茫。
赏析:
岱宗(泰山),五岳之首。诗一开头就写出了它的气势磅礴、巍峨高耸。
“峻极通天地”,意思是说泰山的高峻直达天地之间,“辨”指分清。“阴阳”句,以阴阳来说明泰山南北两面的山势不同,突出泰山的雄伟高大。这两句写景,突出泰山的特点,表达了泰山的崇高伟大。“连峰”二句,写泰山的远景,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把山写得更加雄伟壮观。“渤海外”“穆陵西”二句,进一步写泰山的远景。“连峰”句,写泰山的远景,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把山峰写得更加雄伟壮观。“流畎”句,写黄河的支流发源于太山顶,从西边奔流而下,再由山东流入渤海。“穆陵”句,写穆陵关位于泰山西北面,是通往北方的重要通道,也是泰山的一个重要景点。“金舆路”一句,写泰山古木参天的山路。“玉检泥”一句,写玉皇顶云雾缭绕,如同仙境一般。
此诗前四句写泰山之形,后四句写泰山之意。诗人在描写泰山的同时,又借咏泰山而抒发自己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