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中望黄河,满目金破碎。
沙堤不受月,因水得明晦。
城影落山腰,雁声出云背。
三更天宇高,七月残暑退。
树动风无声,坐久得秋态。
心知寒讯早,预作雪山对。
暂与解烦忧,清露入肝肺。
忽闻伊凉歌,河声助慷慨。
河流去不回,明月年年在。
斟酌古今情,几人临绝塞。

【赏析】

《月夜登兰州城楼望黄河隔岸诸山》,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作于公元744年(开元二十二年),当时作者在河西节度使哥舒翰麾下任掌书记,并随军驻守兰州。诗人站在黄河之上,遥望对岸群山,抒发了他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全诗语言清新流畅,意境深远,风格明快,富有生活气息和时代特色,是盛唐诗人中别具一格的佳作。

月夜登兰州城楼望黄河隔岸诸山
月中望黄河,满目金破碎。
沙堤不受月,因水得明晦。
城影落山腰,雁声出云背。
三更天宇高,七月残暑退。
树动风无声,坐久得秋态。
心知寒讯早,预作雪山对。
暂与解烦忧,清露入肝肺。
忽闻伊凉歌,河声助慷慨。
河流去不回,明月年年在。
斟酌古今情,几人临绝塞?
注释:

  1. 月亮中望黄河,满眼都是破碎的金黄;
  2. 沙堤不能承受月光的照射,因为水的流动使得它明暗不定;
  3. 城市的倒影落入山腰,大雁的声音在云层之后发出;
  4. 夜晚天空很高,天气已经很冷了;
  5. 树上的叶子动了没有声音,我坐了很久才感受到秋天的气息;
  6. 心里知道秋天的讯息很早就来了,我预先做好了雪山的准备;
  7. 暂时地解开了心中的烦恼,清冷的露水进入了肝脏和肺部;
  8. 忽然听到了伊州的歌曲,河面上的水声也变得慷慨激昂;
  9. 黄河的水流不会回流,明亮的月光每年都会照常升起;
  10. 仔细地思考古代人和今人在情感上的不同,有几个人在边塞上度过这样的日子?

这首诗描绘了月夜下登上兰州城楼时所看到的景色和感受,以及由此引发的思绪。诗人通过观察自然景象和内心感受相结合的方式表达了他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