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因分觉妄,渐喜断知闻。
佳客来如燕,晨炊错认云。
一凉秋到骨,幽极鹭能群。
剩有登高眼,悠悠送夕曛。
注释:
1.何因分觉妄:为何会分辨出虚幻的妄念。
2.渐喜断知闻:渐渐喜悦,不再被外界的声音所干扰。
3.佳客来如燕:美好的客人像燕子一样到来。
4.晨炊错认云:早晨做饭时,误以为是云。
5.一凉秋到骨:一阵凉风吹过,让人感觉仿佛进入了秋天。
6.幽极鹭能群:在幽深的地方,一群鹭鸟聚集在一起。
7.剩有登高眼:只剩下了登山时的远望之眼。
8.悠悠送夕曛:夕阳西下,我独自送走了黄昏。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游历六和塔后回到觚庵时所作的诗篇。首句“何因分觉妄”,表达了诗人对虚幻世界的疑惑和思考。接下来的句子中,“渐喜断知闻”,诗人逐渐从繁杂的世俗世界中解脱出来,开始享受清静的生活。
第二句“佳客来如燕”,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似乎看到了一只优雅的燕子飞来,为他的旅行增添了一份乐趣。第三句“晨炊错认云”,则是一种错觉,诗人将炊烟误认为是云层,这种独特的视角让人感到新奇而有趣。
接下来的四句,诗人进一步描绘了他的所见所感。他看到一群鸟儿在秋天里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片美丽的风景线。而在幽深的地方,一群鹭鸟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和谐的画面。这些自然美景,让诗人感到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画中世界。
最后两句“剩有登高眼”和“悠悠送夕曛”,则是诗人对于人生的一种感悟。诗人已经远离了繁华的世界,开始享受宁静和孤独。他看着夕阳西下,独自一人送走了黄昏,这让他感到无比的自由和宁静。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同时,它也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