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遁云山寄一椽,门临留水绿杨边。
牵茆补屋刚容膝,插棘编篱未及肩。
位置笔床横放榻,经营茶灶曲通泉。
羡君清福能消受,应是前生结静缘。

注释:

  1. 肥遁云山寄一椽:在云山之间隐居,用一根椽子作为栖居之所。
  2. 门临留水绿杨边:家门口临江边有绿杨树。
  3. 牵茆补屋刚容膝:用茅草修补房屋,勉强能容纳下膝盖。
  4. 插棘编篱未及肩:插荆棘和编竹篱笆,还没到肩膀那么高。
  5. 位置笔床横放榻:把书桌放在床的横面上。
  6. 经营茶灶曲通泉:布置茶灶,让泉水弯弯曲曲地流进炉中煮茶。
  7. 羡君清福能消受:羡慕你拥有清静而美好的生活。
  8. 应是前生结静缘:可能是前世就与宁静的缘分结下了。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一幅图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羡慕之情。诗人以画中的景物为线索,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通过对比和衬托,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感受。
    首句“肥遁云山寄一椽”,描绘了隐居者在云山之中的生活状态。他选择了一个简陋的住所,仅有一根椽子作为栖息之地,显示出他对简朴生活的追求。这里的“肥遁”一词,既指隐居生活,也暗示着对名利的淡泊。
    次句“门临留水绿杨边”,进一步描述了隐居者的生活环境。他的住处靠近流水,周围绿树环绕,环境优美宜人。这里的“留水”可能是指门前的水渠,也可能是指门前的溪流,都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继续描绘了隐居者的生活细节。他使用茅草修补房屋,勉强能容纳下膝盖。插荆棘编篱笆,还没到肩膀那么高。这些都体现了隐居者对于环境的适应和对于简朴生活的追求。
    最后两句“位置笔床横放榻,经营茶灶曲通泉”,进一步展现了隐居者的生活情趣。他把书桌放在床的横面上,使得阅读更加方便。同时,他还布置茶灶,让泉水弯弯曲曲地流进炉中煮茶。这些都显示了他对于生活细节的重视和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一幅图画的细致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羡慕之情。诗人通过对比和衬托,将自己的内心感受投射到了画面之中,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追求和对于宁静生活的喜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