彻夜置椑难给求,转恨择术未为匠。
震地轰闻万爆声,金吾惊起夜登城。
宁干禁令驱疠鬼,谁为戎首难知名。
飒然八月秋风迅,出门始觉精神振。
吾侪今是过来人,家书常报平安信。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述往》,以下是对每一句的解释:
彻夜置椑难给求,转恨择术未为匠。
译文:整夜放置棺材难以满足需求,转而遗憾自己选择的治疗方法不够高明。
注释:椑,古代指用梓木制作的棺材或棺板。“置椑”即放置棺材。”难给求”意为无法满足人们对死亡的需求,”择术未为匠”则表示自己选的治疗方法并不高明。震地轰闻万爆声,金吾惊起夜登城。
译文:地面震动发出万雷般的爆炸声,金吾卫被惊醒后纷纷起床登上城墙。
注释:”震地”形容地震的强烈程度,”轰闻万爆声”则是夸张手法,用以形容地震时巨大的声响。”金吾”指皇宫中的守卫,”惊起”意味着他们被地震惊醒了。”夜登城”描绘出人们紧急行动的场景。宁干禁令驱疠鬼,谁为戎首难知名。
译文:宁可冒着禁令驱赶疫鬼,又是谁成为了这场战乱的头领难以辨认。
注释:”宁干禁令”表示宁愿违背禁令也要去驱逐疫鬼,显示出当时人们对于瘟疫的恐惧和对战胜它的迫切愿望。”戎首”指的是战争的领导者或者发起者,”难知名”则表达出了对谁是这场战争头领的疑问。飒然八月秋风迅,出门始觉精神振。
译文:突然一阵猛烈的秋风刮来,出门后才觉得精神振奋。
注释:”飒然”形容风势强劲的样子,”八月”表明这是秋季。”秋风迅”说明风速很快,而”始觉精神振”则是说只有在出门后,人们才会感到精神变得振奋。吾侪今是过来人,家书常报平安信。
译文:我们这些经历了的人如今可以指点迷津,家书中常常传递着平安的消息。
注释:”吾侪”指我辈、我们这一群人,”过来人”表示经历过的事情,有丰富的经验。”家书”是指家人写的书信,”常报平安信”则说明家人之间经常交流着彼此的安全和健康情况。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过去灾难的记忆以及对现在和平生活的珍惜。通过对自然灾害的描述和对战争的描写,诗人展现了人们在面对困难时的勇敢和不屈的精神。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了对家人思念之情,以及对未来日子的美好祝愿。整体来看,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