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设科目,奔走天下材。
万里金门近,三春蕊榜开。
文章争气运,饥渴慰朋来。
已识徵车到,奎垣耀上台。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其内容主要讲述了作者在京城中与同乡好友相逢的喜悦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都中喜晤同年时两峰
朝廷设科目,奔走天下材。
万里金门近,三春蕊榜开。
文章争气运,饥渴慰朋来。
已识徵车到,奎垣耀上台。
注释:
- 都中:即京城,指的是唐代的首都长安。
- 同年:同乡的友人或同辈的人,这里指作者的同乡。
- 时两峰:可能是指作者与同乡中的两位杰出人物。
- 朝廷设科目:指古代皇帝设立科举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
- 奔走天下材:意思是四处奔波,寻找有才能的人来应试。
- 万里金门近:意思是距离京城很近,象征着荣誉和地位。
- 三春蕊榜开:春天是花开的季节,这里比喻科举考试的结果揭晓。
- 文章争气运:意思是文人通过科举考试来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
- 饥饿渴盼:形容急切的心情。
- 征车:代指科举考试后被选中的考生。
- 奎垣:古代天文台奎星阁的南面围墙,这里代指皇宫。
- 耀台:闪耀着荣耀的光芒。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京城与同乡好友重逢的喜悦之情。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京城中科举考试的盛况以及考生们四处奔波的场面。接下来的四句则描绘了科举考试结果揭晓的情景,以及作者对同乡好友的赞美之情。最后两句则是对作者自己即将进入皇宫担任官职的期待和喜悦之情。整首诗语言朴实而富有感情,体现了作者对科举制度和同乡情谊的深深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