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不惯逢人拜,令我低头独有公。
意在语言文字外,心期恬淡寡营中。
九原可作堪同证,百折难回且固穷。
今古只争些子处,纷纷对面马牛风。
【注释】:
- 与汪定顽坐话:与汪某(指汪藻)坐下来聊天。
- 生平不惯逢人拜:平生不习惯于向人行跪拜之礼,这里指自己性情直率,不善于阿谀奉承。
- 公:对人的尊称。
- 意在语言文字外:意思不在语言文字之外,即意在言外。
- 心期恬淡寡营中:心里想着的要恬静淡泊,少一些功利之心。
- 九原可作堪同证:在九泉之下可以作为证明。九原是古人认为死后魂灵归葬的地方。
- 百折难回且固穷:即使经历千回百转也难以改变初衷,坚持自己的志趣和节操。
- 今古只争些子处:古今之间,争论的事情很多,但都是些琐碎之事。
- 纷纷对面马牛风:形容双方争论时互不相让,像对着一匹马和一头牛一样互不相让。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酬赠之作。诗人汪藻以“平生不惯逢人拜”来表达自己性情直爽的特点,而诗人则通过这首诗回应了这一特点,并表达了自己对于名利看淡的态度。
首句“生平不惯逢人拜”,诗人用直白的方式点明了自己性格的特点。这里的“不惯”表示自己并不习惯,也不愿意去迎合别人,这是自己独特的个性。
第二句“令”字,诗人以“低头独有公”为引子,再次强调了自己的人生态度。这里的“低头独有”并非贬义,而是对自己独特个性的赞美。因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在面对他人的恭维时保持自己的独立思考,不会迷失自我。
第三句“意在语言文字外,心期恬淡寡营中”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人生观。在这里,诗人认为真正的学问不在于表面的言辞,而在于内心的修养。只有内心平静、淡泊名利的人才能真正领悟到学问的真谛。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格外突出。
接下来的几句则是对汪藻的一种鼓励和期待。希望他能坚守自己的志向,不要被外界的纷扰所干扰。同时,也希望他能保持一颗宁静的心,不被世俗所困扰。
最后两句“今古只争些子处,纷纷对面马牛风”则是对整个话题的总结和升华。在这里,诗人用马牛风来比喻双方争论时互不相让的状态,形象地描绘了双方争论时的激烈程度。然而,无论争论如何激烈,最终都无法改变事物的本质。因此,我们应该放下纷争,回归理性思考的本质,寻找真正值得我们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