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铁先生我岳伯,读书万卷长为客。
囊中杰句天无功,笔下颠书风借力。
文章立缀咄嗟间,纷纷馀子无颜色。
尝闻生长自吴中,姿神潇洒多其风。
十六归乡应童试,玉树翩翩众誉同。
生花不律三峡泻,如锥脱颖惊文宗。
谓折桂枝如拾芥,烧尾龙门嗟屡败。
日向长潭事啸游,岩花社酒亦称快。
五羊城里中副车,落寞频年意不如。
鸿文只作成均贡,从此才名竞应徐。
例同过夏三冬贮,京兆贤书欣得举。
南官报罢陆庄荒,欲去仍留同首鼠。
可怜一第费经营,昔日黄童已得名。
诙谐能动公卿色,诗句曾传粉黛情。
万卷雕龙吟律细,一闲挥麈论衡精。
到处逢迎珠履趿,诸侯宾客幕中入。
宰相堂前许纵谈,将军麾下容长揖。
晚筵客散独留髡,入座重闻丝竹急。
倦还遽授一官归,廿载潮阳列绛帏。

诗句解析

1 客有自程乡来,云黄香铁先生已殁于江右抚州任内。惊悼之馀,作长歌哭之(丁巳):此句描述了一位名为黄香铁的先生已经去世,他生前在江右抚州担任过职务,对此感到震惊和哀悼,因此写了一首歌来表达他的悲痛之情。

  1. 香铁先生我岳伯,读书万卷长为客。:这里提到的“香铁先生”是作者对黄香铁的尊称。由于黄香铁是作者的岳父,所以他自称“岳伯”。同时,黄香铁是一位热爱学问的人,他阅读了非常多的书籍,因此常常以客人的身份居住。
  2. 囊中杰句天无功,笔下颠书风借力。:这句话表达了黄香铁在创作时,他的才华如同天空中的流星,光芒四射,不可方物。他的文笔如疾风,能带动整个文章的气势。
  3. 文章立缀咄嗟间,纷纷馀子无颜色。:这句话描绘了黄香铁的文章一写就立刻完成,其他学者无法与他相比。他的作品如同一股清流,让人无法与之竞争。
  4. 尝闻生长自吴中,姿神潇洒多其风。:黄香铁出生在吴中(今江苏省苏州市),他从小就展现出一种独特的风采,这使他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
  5. 十六归乡应童试,玉树翩翩众誉同。:黄香铁十六岁回到家乡参加童子试,那时他就像一棵玉树一样,吸引了众人的赞誉。
  6. 生花不律三峡泻,如锥脱颖惊文宗。:这句话形容黄香铁的才华如同泉水从山涧流出,突然之间就能冲垮岩石。他的文才令人惊叹不已,足以让所有文人感到敬畏。
  7. 谓折桂枝如拾芥,烧尾龙门嗟屡败。:黄香铁曾自负地认为自己能够轻易获得荣誉,就像捡起一根小树枝一样轻松。然而,他却多次在科举考试中失败,这让他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
  8. 日向长潭事啸游,岩花社酒亦称快。:黄香铁喜欢在长潭边饮酒吟诗,与朋友们一起享受生活的快乐时光。
  9. 五羊城里中副车,落寞频年意不如。:黄香铁曾经在广州五羊城中做过副职,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而变得孤独寂寞,心情也不如从前。
  10. 鸿文只作成均贡,从此才名竞应徐。:黄香铁曾经参加过科举考试,但他的才学并未得到重视,只能被作为贡品送往京城。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气馁,反而更加努力地学习,希望自己的名声能够更加出众。
  11. 例同过夏三冬贮,京兆贤书欣得举。:黄香铁的生活虽然简朴,但他仍然保持着高尚的品德和勤奋的学习态度。他曾经历过夏天和冬天的考验,但他的精神却从未被打败。
  12. 南官报罢陆庄荒,欲去仍留同首鼠。:在这里,黄香铁面临一个选择:是否要离开这个地方。他想离开但又舍不得离开,就像一只犹豫不决的老鼠一样。
  13. 可怜一第费经营,昔日黄童已得名。:黄香铁曾经为了科举考试付出了很多努力,最终获得了成功。但是,当他回想起过去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已经变得老练和成熟。
  14. 诙谐能动公卿色,诗句曾传粉黛情。:黄香铁不仅在文学上有才华,他还擅长幽默和风趣。他的诗句曾经流传到皇宫和贵族妇女那里,让他们为之倾倒。
  15. 万卷雕龙吟律细,一闲挥麈论衡精。:黄香铁博览群书,对于各种学问都有深入的研究。他的诗歌和散文都写得非常出色,让人叹为观止。
  16. 到处逢迎珠履趿,诸侯宾客幕中入。:黄香铁在各个地方都能受到欢迎,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都对他敬仰有加。他的才华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
  17. 宰相堂前许纵谈,将军麾下容长揖。:黄香铁曾经在宰相的府邸中与他们谈论学问和政治问题,他们的宰相甚至对他表示尊重和敬意。
  18. 晚筵客散独留髡,入座重闻丝竹急。:在宴会即将结束时,黄香铁独自一人留下来聆听音乐和舞蹈。这种场景让人感到既孤独又满足。
  19. 倦还遽授一官归,廿载潮阳列绛帏。:黄香铁在退休后被授予官职回到了家乡。在那里,他度过了二十年的时光,为家乡的建设和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