荡桨喧童稚,渔家乐趣生。
帆疏如网漏,船小类瓢轻。
岩树苏秋雨,溪霞熨晚晴。
行吟归故缓,落日扣柴荆。
【注释】
官渡港:指在今河南省开封市附近。
暮望:傍晚远眺。
荡桨:摇动船桨。
童稚:儿童。
帆疏:帆船稀疏,像漏网的鱼一样。
瓢:古代一种圆形的舀水器具。
岩树:山中的树木。
秋雨:秋季的雨水。
溪霞:溪边的晚霞。
行吟:行走吟诵。
归故缓:返回故乡的行程较慢。
柴荆:门旁用柴草等搭成的简易栅栏或篱笆。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官渡港登高望远时所创作的即景诗。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登高望远所见的景色,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对自然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感受。
首联“荡桨喧童稚,渔家乐趣生。”描绘了一幅热闹而生动的景象。船桨的摇晃声与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气的画面。这里的“渔家”指的是渔民,他们以捕鱼为生,生活在水上。而“乐趣生”则表明这些渔民们的生活充满了欢乐和满足感。这两句诗通过对孩子们的描写,展现了渔民们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精神风貌。
颔联“帆疏如网漏,船小类瓢轻。”描绘了一幅宁静而优美的画面。船帆稀疏如同漏网的鱼,船身小巧如同瓢子一般轻盈。这里的“漏网”形象地描绘了船帆的稀疏程度,让人感受到风浪的汹涌;而“瓢轻”则暗示了船只的轻巧和灵活。这两句诗通过对船只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
颈联“岩树苏秋雨,溪霞熨晚晴。”描绘了一幅清新宜人的景象。山中的树木沐浴着秋雨,溪边的晚霞映照着晴空。这里的“苏秋雨”形象地描绘了秋雨的细腻和柔和;而“熨晚晴”则暗示了夕阳的温暖和宁静。这两句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和魅力。
尾联“行吟归故缓,落日扣柴荆。”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悠扬的场景。诗人行走吟诵,归向故乡的道路缓慢而悠闲;夕阳下,余晖洒在柴荆上,仿佛在轻轻地敲打着它的门扉。这里的“扣柴荆”形象地描绘了夕阳的温暖和宁静;而“缓”字则暗示了诗人的心情平和、愉悦。这两句诗通过对场景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现了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诗人通过对孩童、渔家、山峰、溪流、晚霞等元素的巧妙组合和刻画,展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生命的活力。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以及对大自然的深深热爱和感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