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国失三贤,哭大司马少司农才数月;
易名足千古,合胡文忠左文襄为一人。
【注释】
挽曾国荃联:曾国荃,字伯涵,曾国藩的部下。他与左宗棠、胡林翼并称为“曾胡左”,是当时最杰出的军事将领之一。此联是曾国藩写给曾国荃的挽歌。
干国失三贤,哭大司马少司农才数月;
易名足千古,合胡文忠左文襄为一人。
【赏析】
曾国荃,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是曾国藩的部将,以治军严明、善用兵、能耐劳苦著称于世。在平定太平天国时,曾国荃功不可没。1864年,曾国藩病逝,曾国荃接任两江总督、钦差大臣。次年,他率军收复安庆,因战功卓著,加封太子太保衔。不久,他因病请假回乡养病,未再复出。1869年,曾国藩病逝,曾国荃闻讯,悲愤交加,呕血而死。
曾国荃去世后,曾国藩十分悲痛,写下了这首挽诗。全诗分为上下两联。上联“干国失三贤,哭大司马少司农才数月”的意思是:国家的支柱丧失了三位贤臣,仅仅几个月时间。这里,曾国藩以“三贤”指代曾国荃和胡林翼、左宗棠。下联“易名足千古,合胡文忠左文襄为一人”的意思是:曾国荃的名字足以流传千古,他和胡林翼、左宗棠合为一体。这里,曾国藩把曾国荃、胡林翼、左宗棠三人合称为“胡左曾”。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曾国荃的怀念之情。曾国荃是曾国藩手下的一名得力干将,两人关系密切,共同为国家效力。曾国荃去世后,曾国藩悲痛欲绝,写下了这首挽诗。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作者对曾国荃的怀念之情,也展示了作者对国家忠诚、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