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蛟龙同不卧。
如许秋声,涨得湖天破。
湖水湖风相唱和。
半空纯是离骚些。
紧靠篷窗人一个。
昏黑为天,惨绿为灯火。
他日思量眉定锁。
不知今夜如何过。
《凤栖梧》是一首咏物词,写于作者任黄州团练副使期间。上阕写湖中夜听风涛有感,下阕写湖中夜听风涛有感的心境。全词通过描写湖天秋声,以及湖水、湖风相互唱和的景致,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人生未来的深深忧虑。
诗句解析:
- “人与蛟龙同不卧。”:此句表达了词人与自然中的生物一样,无法平静地安眠。这里的“蛟龙”象征着强大的力量与不可预测的变化,而“不卧”则暗示了这种不安和忧虑的状态。
- “如许秋声,涨得湖天破。”:描述了秋天的声音如何使得湖面波涛汹涌,仿佛要将整个湖天都打破。这反映了词人对自然界力量的敬畏和对秋天景象的深刻感受。
- “湖水湖风相唱和。”:湖水与湖风相互呼应,形成一种和谐的自然景象。这表达了词人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赞美。
- “半空纯是离骚些。”:在半空中,只有飘荡的离骚(一种古代诗歌形式,多用于抒发情感)。这句表明了词人对诗歌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孤独与忧郁。
- “紧靠篷窗人一个。”:词人在船篷旁边的窗户旁,独自一人。这个描述强调了词人的孤独感和无助感。
- “昏黑为天,惨绿为灯火。”:黄昏时的黑暗被视为天空的颜色,而惨绿的灯火则是夜晚的象征。这两句描绘了词人所处的环境,同时也反映了他的内心世界。
- “他日思量眉定锁。”:未来的日子里,词人可能会因为思考而皱眉。这句话表达了词人对未来的担忧和焦虑。
- “不知今夜如何过。”:词人对于今晚将如何度过感到迷茫和困惑。这反映了他对当前生活的不确定感和对未来的恐惧。
译文:
在湖中夜深时聆听风涛之声,心中有所感触。
我与蛟龙一样不能安眠,如此秋声让湖面波涛汹涌。
湖水和湖风相互应和,营造出一种美妙的氛围。
半空中只有飘荡的离骚诗篇。
紧靠着船篷窗边一个人独处。
黄昏时分黑暗的天空如同被墨水染黑一般,而夜晚的灯火则显得格外惨白。
未来的日子里,我可能会因为深思而紧皱眉头。
我不知道今夜该如何度过这一生。
赏析: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夜湖中的景象。作者以“人与蛟龙同不卧”开篇,不仅表现了自己内心的不安和忧虑,也反映了对自然界强大力量的敬畏。接着,“如许秋声,涨得湖天破”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展现了秋天声音的巨大威力。
词人通过对湖水、湖风的描写,传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喜爱。然而,紧接着的“紧靠篷窗人一个”,则透露出词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了词人的情感波动。
结尾部分,“他日思量眉定锁”和“不知今夜如何过”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和对当前生活的不确定感。这些感慨反映了词人复杂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未来的深刻思考。
《凤栖梧》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词人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复杂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