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拖裙,山拥髻,相对夕阳中。
暮霞无奈似芙蓉。
皮偏向楚天红。
江岸幽,频极目。
指点几间茅屋。
女儿生小住堤边。
消受绿杨烟。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物生活的词,整体意境优美,情感丰富。下面是对每一句的翻译和注释:

  1. 水拖裙,山拥髻,相对夕阳中。
    译文:水边拖曳裙子,山上拥抱发髻,在夕阳下相互映衬。
    关键词:水、裙、山、髻、夕阳、映衬
    注释:这里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画,水边的柳条被风吹得摇曳生姿,如同少女的裙摆;而远处的山峰则像是少女的发髻,高耸入云。夕阳下的美景让人陶醉其中。

  2. 暮霞无奈似芙蓉。
    译文:傍晚的天空被晚霞染得绚烂如花,无奈地像芙蓉般娇艳。
    关键词:暮霞、芙蓉
    注释:这里的“暮霞”指的是太阳落山后天空中出现的红霞,它的颜色鲜艳,美丽动人。而“芙蓉”是一种荷花,常用来形容花朵的娇艳。作者用“无奈似芙蓉”来形容傍晚的晚霞,表达了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 皮偏向楚天红。
    译文:湖边的树木倒影在水面上,颜色偏红,仿佛是楚地的红色天空。
    关键词:皮、湖、树、倒影、楚天
    注释:这里的“皮”指的是湖面或水面。诗人观察到湖边的树木倒影在水面上,颜色偏红,就像楚地的红色天空一样美丽。这种景象给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感觉。

  4. 江岸幽,频极目。
    译文:江边的景色显得幽深迷人,我不断地极目远眺。
    关键词:江岸、幽、极目
    注释:这里描述了江边景色的美丽和引人入胜的程度。江岸上的景色让人感到一种幽深的美,而诗人不断地极目远眺,想要更深入地欣赏这迷人的景色。

  5. 指点几间茅屋。
    译文:我指向前方几间简陋的茅屋。
    关键词:指点、茅屋
    注释:诗人通过“指点”这个动词,表达了他对于这些茅屋的好奇和关注。尽管这些茅屋看起来简陋,但它们的存在给周围的景色增添了一份生活气息。

  6. 女儿生小住堤边。
    译文:一位年轻的女子在这里短暂地居住,她住在堤边的小屋。
    关键词:女儿、小住、堤边、小屋
    注释:这里的“女儿”指的是那位年轻女子,她选择在堤边的小屋暂时居住。这个场景给人一种生活化的感觉,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

  7. 消受绿杨烟。
    译文:享受着绿杨树带来的烟雾缭绕的美景。
    关键词:绿杨、烟
    注释:诗人通过“消受”这个词,表达了他对这种美景的喜爱和享受。绿杨树的烟雾缭绕,为整个景色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诗中的“水”、“山”、“暮霞”、“芙蓉”、“皮”、“楚天”、“江岸”、“茅屋”等词语都富有生动的形象,通过细腻的描绘传达出作者的情感。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