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图销尽,问江上、犹剩当年何物。
不死英雄,凭仗此、吴楚中间石壁。
铜雀无春,赤乌无火,飞起芦花雪。
烟涛万顷,白鸥独立奇杰。
还想坡老扁舟,携尊来吊古,狂歌初发。
文字精神,都写入、月色江声难灭。
我亦登临,高寒浑不管,天风吹发。
题辞未敢,兹游聊记年月。
【注释】:
念奴娇:词牌名,又名“酹江月”。双调,九十四字,上片八句六仄韵,下片八句六仄韵。
元韵:即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苏东坡)的原韵。
坡翁:苏轼。
石壁:指赤壁。
铜雀:三国时曹操所建,位于赤壁东南,后为孙权所夺。
赤乌:东吴孙权的年号。
芦花雪:指江面上飘飞的芦花,如雪花般白。
烟涛:水波浩渺,烟雾弥漫。
扁舟:小船。
月色江声:指月光照耀下的江面,和水声相互交融的声音。
登临:登上高处。
天风:指自然界的风。
题辞:题写的诗文。
聊:姑且、暂且。
高寒:指地势险峻。
浑不管:全然不顾。
兹游:这次的游览。
月色:这里指月光。
【赏析】:
这是一首吊古怀古的咏史诗词。
首两句说:“霸图销尽,问江上、犹剩当年何物?”霸图,指曹操吞灭群雄,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当年赤壁之战,曹操败走华容道,被刘备以仁义制服,大功告成,霸业得以完成,霸图销尽。问句一开篇就发问,引起下文对赤壁之战的追思。当年赤壁之战,是决定三国鼎立局面的关键之战。曹操在赤壁战败,从此不敢再南下。因此,这两句的意思是:现在霸业已尽,只剩下了长江上的那点遗迹罢了。
三、四句说:“不死英雄,凭仗此、吴楚中间石壁。”不死英雄,指周瑜。吴楚间,指长江中游一带,这里是说赤壁就在长江中游,所以用“吴楚间”来代称。石壁,指赤壁的岩石,也代指赤壁。这两句意思是:那些不死的英雄豪杰,都凭着赤壁这中间的石头山,成就了一番事业。
五、六句说:“铜雀无春,赤乌无火,飞起芦花雪。”“铜雀”,指铜雀台,在湖北武昌西北。“赤乌”,东吴孙权的年号。“飞起芦花雪”,指江面上飞起的芦花像雪花一般洁白。这几句意思是:铜雀台上没有春天,赤乌年里没有烈火,只见江面上飘飞着如雪花般的芦花。
七、八句说:“烟涛万顷,白鸥独立奇杰。”烟涛,指波涛。白鸥,指白色的鸥鸟。这两句意思是:浩瀚的江面上,烟霭迷蒙,浪涛滚滚,只有一只白色的鸥鸟,独自在浪尖上飞翔,显得非常奇特。
九、十句说:“还想坡老扁舟,携尊来吊古,狂歌初发。”坡老,指苏轼。这几句意思是:想起当年苏轼曾乘舟来到赤壁,一边饮酒一边吟诗歌唱,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
十一、十二句说:“文字精神,都写入、月色江声难灭。”文字精神,指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这两句意思是:这些文字的精神内涵,都被深深地刻在了月色映照下的江水之声中,难以泯灭。
十三、十四句说:“我亦登临,高寒浑不管,天风吹发。”我,指词人自己。登临,登上高处观看。高寒,指地势险峻。浑不管,全然不顾。天风吹发,指自然风力强劲地吹拂头发。这几句意思是:我也登上了赤壁的高处,虽然地势险峻,但我全然不顾,任由强劲的自然风力吹拂着我的头发。
这首词是词人在一次夜游赤壁时所作。他首先追忆了赤壁之战的历史,然后感叹当年的英雄已经消逝,只剩下江上的遗物;接着又赞美了当年英勇无畏的周瑜和诸葛亮等英雄豪杰,最后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全词语言生动形象,意境深远宏大,充满了激情与豪迈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