峭寒渐彻。
剩鸳瓦初消,昨宵微雪。
石帚携来,毡车届处,兼近讨春时节。
燕台吴市,新知旧雨,幽兰双结。
对好景,喜兔华方起,光移仙阙。
笑语欢霏屑。
数遍莲漏,樽酒犹未竭。
兽炭添温,蜡釭频剪,又听晨钟将发。
良游佳话已消,前日风尘短褐。
况红杏欲生花,拟向东风并折。
【注释】
峭寒:形容冷。彻:通“绝”,断绝。鸳瓦:鸳鸯瓦,指屋瓦上雕着鸳鸯图案的瓦当。石帚携来:石帚为一种扫除工具,这里指携带石帚。毡车:用毡子做成的车。届:来到。兼:并且。幽兰:即兰花,这里指兰花香气。结:附着。双结:即双附,指两株兰花互相依偎。对好景:面对美好的景色。喜兔华方起:喜鹊报春,春天刚刚到来。光移仙阙:仙阙指皇宫,此处借以比喻钟声。晨钟:早晨的钟声。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谢薿应友人之邀在钟山房小集所作。
此词上片写聚会情景,下片叙宴中情事和惜别之意。开篇即点出“钟山房”三字,交代了地点。“峭寒渐彻。剩鸳瓦初消,昨宵微雪。”这几句写聚会时天气寒冷,但已渐渐散尽,昨夜下了一点小雪。“石帚携来,毡车届处,兼近讨春时节”。这几句描写了聚会的情景,石帚和毡车都带来了,且靠近春暖时节。“燕台吴市,新知旧雨,幽兰双结。”燕台、吴市都是南京古地名,这里泛指南京城中。新知、旧雨分别指新交的朋友和老朋友。幽兰双结,指两个朋友相互交往。“对好景,喜兔华方起,光移仙阙。”这几句写出了作者看到美好景色而心潮澎湃的情感。“笑语欢霏屑。”这几句描写宴会上的气氛热烈而欢乐。“兽炭添温,蜡幢频剪,又听晨钟将发。”这几句写宴会上的细节,兽炭增添温暖,蜡烛不断被点燃。晨钟响起时,人们又听到了钟声。
下片开头四句:“良游佳话已销,前日风尘短褐。”良游佳话指与友人相聚的美好时光已经过去,前日风尘仆仆的短衣也已经被遗忘。“况红杏欲生花,拟向东风并折。”这几句写出了作者想要与友人一起欣赏春天美景的心情。
全词以时间为线索,描绘了一个热闹欢快的聚会场景,通过描写宴席上的热闹气氛以及与友人们的交谈和笑声,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春天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