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藓摊钱地,红梨倦绣天。
画堂无那掩离弦。
悔煞当时草草负芳年。
清泪沾银勒,浓愁入玉船。
不须听雨暂留连。
只愿江山处处响春鹃。
南歌子 咏别为黄芳亭作
碧藓摊钱地,红梨倦绣天。
画堂无那掩离弦,悔煞当时草草负芳年。
清泪沾银勒,浓愁入玉船。
不须听雨暂留连,只愿江山处处响春鹃。
注释:
- 碧藓摊钱地:青苔像钱币一样铺满了地面。
- 红梨:这里用来形容红色的梨子或花朵。
- 无那:无可奈何,表示无法改变现状。
- 草草负芳年:没有珍惜美好的年华。
- 清泪沾银勒:眼泪湿润了银制的马络头。
- 浓愁入玉船:深深的忧愁仿佛融入了玉石制成的船中。
- 不须听雨暂留连:不必因为下雨而暂时停留。
- 只愿江山处处响春鹃:只希望每个地方都能听到春天的杜鹃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怀之作,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写来表达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首句“碧藓摊钱地,红梨倦绣天”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通过色彩对比(碧绿的苔藓、鲜艳的红梨)突出了自然景色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平静。然而,诗人随即感叹自己曾经匆匆错过美好的青春年华,这种遗憾和后悔的情感贯穿全诗。
接下来的诗句“清泪沾银勒,浓愁入玉船”,则通过比喻手法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相联系,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痛苦和哀愁。这里的“银勒”可能是指马的缰绳,象征着诗人对过去的追忆;而“玉船”则可能指的是船只,暗指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迷茫。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盼和希望。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世界的变化和成长。